一、财务预算管理的原则
总量平衡,进行预算管理;以收定支,控制财务风险;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投入;切实可行,保障学校发展。
二、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
分管财务领导负责,财务科为职能部门,成立学校预算工作小组(由财务、审计、纪检、工会、人事、教务、后勤部门负责人组成)。
三、财务预算管理的职责
预算工作小组的职责:对各部门的预算提出指导性建议和审议财务预算方案。
各部门的职责:
1、财务部门的职责
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考核部门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具体负责组织学校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上报、下达、报告等具体工作,跟踪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财务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其他部门的职责
负责本部门纳入财务预算范围项目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考核工作。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财务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3审计部门的职责
对学校的预算项目、预算金额、预算执行按审计规范要求全过程参与监督,通过阶段与结果的审计对不合理、不规范事项及时提出意见与建议,加强预算管理监督职能。
四、财务预算的形式
学校财务预算按照收入与支出编制不同形式的财务预算。
收入预算为财政拨款收入,学费收入,其他收入。
支出预算为日常经费支出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筹资性支出预算。
日常经费支出指除资本性支出和筹资性支出以外的全部支出。
资本性支出指办学所需投入的设备、仪器、仪器设备修理,各类基础设施的修建及基建工程。
筹资预算是指学校在预算期内根据办学需要借入的长短期借款以及对原有借款还本付息的预算。
五、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
预算编制,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二上二下”的程序进行。
1、下达目标。财务部门根据学校发展和预算期经济形势的初步预测,提出下一年度学校财务预算目标的建议,包括收入目标、成本费用目标,提交院长办公会审定后,由财务部门下达各预算执行部门。
2、编制上报。各预算执行部门按照学校财务预算部门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部门财务预算方案,上报学校财务部门。
3、审查规范。财务部门对各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财务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对不符合预算要求或者财务预算目标的方案提出修改建议,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单位予以修正。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财务部门在有关预算执行单位修正的基础上,编制出学校财务预算方案,报分管财务领导。
4、审议平衡。由预算工作小组进行审核、财务部门平衡预算。审核、平衡应当进行充分沟通协调,对于不符合学校发展的事项,应当责成有关预算执行部门进一步修订、调整。财务部门将平衡审议后信息反馈预算部门调整,部门调整预算后经分管领导签字同意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正式编制学校年度财务预算草案,提交院长办公会。
5、审议批准。院长办公会根据预定目标进行审定,经审定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6、下达执行。财务部门按上级主管部门批准预算下达部门预算批复,各部门按下达预算执行,财务部门按批准的预算审核支出。
六、财务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一)学校财务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部门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财务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
财务预算管理办法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