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个案案例工作分析.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个案案例工作分析
助理社会工作师    王健
一、案例背景:
案主何某,是翠苑三区社区便民服务点的摊主之一。2008年,为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翠苑三区社区在小区南门附近的人行道上,搭建了一个便民服务摊,内容涵盖了餐饮、修鞋、修车、配钥匙、修锁、服装修改等基本便民服务项目。为帮助困难家庭和鼓励失业人员再就业,该服务点的摊主均为社区困难户及失业人员。2014年,经有关部门确认,该便民服务点未取得相关部门的规划认证,属于违章设摊,必须拆除.
得知上述消息后,案主何某及其家人多次来到社区,询问具体拆除事宜,并要求社区对便民服务点进行重新选址.
二、背景资料
1、个人背景。案主何某,女,45岁,失业人员,离异单身,身边有一女儿,15岁,归其抚养。
2、家庭背景。2008年,何某因家庭问题与丈夫离婚,为取得女儿的抚养权,何某选择了净身出户,,何某没有选择再婚,而是独自一人抚养女儿。
3、,何某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尽管朋友和社区多次为她介绍工作,都因为嫌弃工资低、与同事关系处不好而辞职。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便民服务点卖早餐的摊位,却因为没有服务点没有确权,必须拆除的境地.
三、案例分析(预估)
社区工作者小王接案后,首先对何某的家庭资料进行收集,经过初步接触、交谈和分析相关资料,小王对何某的问题及需求进行了预估.
1、、消极、愤怒。何某遭遇离婚、找工作难、便民服务点拆除的三重打击,让她失去了依靠,产生了孤独自卑、精神不振、无助、愤怒的情绪问题,有提供心理疏导、情绪支持的需求。
2、家庭问题。本人无稳定的经济来源、无固定的居住场所,只能暂住在父母家,平时靠在便民服务点内卖早餐维生。父母均为退休工人,平时靠退休工资生活,自从何某和女儿搬进来,二人不但要负担四个人的生活成本,每月还要为女儿交纳个人养老医疗保险,,因此要帮助其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有经济救助的需求.
3、社会问题。因为离婚带来的自卑,使得何某几乎断绝了与朋友的来往,周围邻居对她离婚情况的指指点点,也让她恼怒不已。有发展社会支持网络、重塑生活信心的需求。
四、服务目标:
1、短期目标:
(1)、进行心理疏导,改变何某自卑、无助、愤怒的情绪感。
(2)、帮助何某寻找合适的卖早餐的地点,改变何某家庭的经济状况。
(3)、配合社区做好便民服务点其他摊主的思想工作。
2、长期目标:提高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改善案主的生活环境,恢复和提高案主的自信心;树立其对自我的成功认同感,从而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五、服务方法和服务实施过程
1、服务期限:2014年6月开始,2014年11月结束,历时5个月。
2、服务方法:本案主要采用危机介入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危机治疗模式:危机是指由于突发事件或一些列长期存在的负面困扰危机是指由于突发事件或一系列长期存在的负面困扰打破人们原有的生活常态,给人们带来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可能导致个人身心混乱的一种状态。贝尔金等提出三种基本的危机干预模式,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案主情况较符合第三种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认识生物遗传和环

个案案例工作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OPIO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1-02-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