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摘要:自从高校师范类专业实施三级检测认证工作以来注1。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整个地区的基础教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专业认证的理念,明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目标确定毕业要求并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个目标、七大能力和七大模块”的课程结构图。通过“U-G-S”协同育人模式、数据信息化平台和职业技能训练平台搭建等路径,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专业认证;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学生中心,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产出导向,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强调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1-2]。专业认证理念为专业建设指明方向,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导向作用。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是专业认证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3-4]。
二、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5],以“合格+特色”为目标,重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专业培养的新形势。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毕业分析等途径充分了解基础教育一线及教育行业机构的需求、毕业生的反馈,是重审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路径的一次大变革。以专业认证为标准,积极寻求路径实现产出目标,是提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6]。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应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路径和教学评价、整改体注1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7〕13号)的通知(本文简称:专业认证)[EB/OL].[2017-10-26]..系展开。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进而形成一个循环改进、动态调整并发展的体系。(一)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念,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要基于产出导向为教育目标,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的发展预期,项目组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与毕业生未来5年的预期目标进行分析。、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其能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扎实的幼儿教育基础理论、较强的幼儿教育实践能力及相关学科教学的综合知识和技能,还有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执教,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成为熟悉班级组织管理策略与方法、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职业能力)目标2: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能力,具有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能熟练选择恰当的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创新性教学活动,并能深入进行教育研究工作。(职业能力,第一年的目标)目标3:构造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与知识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燕燕盛会
  • 文件大小76 KB
  • 时间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