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多浆植物
第一节概述
一、多浆植物的概念
多浆植物或称多肉植物(ulents),系瑞士植物学家琼·鲍汉(Jean Bauhin)在1619年首先提出。义来源于拉丁词suceus(多浆、汁液),意指这类植物具有肥厚多汁的肉质茎、叶或根。广义的多浆植物指茎、叶特别粗大或肥厚,含水量高,并在干旱环境中有长期生存力的一群植物。大部分生长在干旱或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干旱的地区,所以这类植物多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以贮藏水分。其表皮角质或被蜡层、毛或刺,表皮气孑L少而且经常关闭,以降低蒸腾强度,减少水分蒸发。它们之中相当一部分的代谢形式与一般植物不同,多在晚上较凉爽潮湿时气孔开放,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p—羧化作用合成苹果酸,白天高温时气孑L关闭,不吸收二氧化碳而靠分解苹果酸放出二氧化碳供光合作用之用。
这里的多浆植物是广义概念,泛指包括仙人掌科以及景天科、番杏科、大戟科、萝蘼科、百合科、凤梨科、龙舌兰科、马齿苋科、鸭跖草科、菊科等55个科在内的多浆植物。
二、多浆植物的植物学特性与分类
多浆植物大多为多年生草本或木本,少数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但在它完成生活周期枯死前,周围会有很多幼芽长出并发育成新的植株。
由于科属种类不同,多浆植物在个体大小上相差悬殊,小的只有几厘米,大的可高达几十米,但都能耐较长时间的干旱。有人做过试验:将龙舌兰科的鬼脚掌根部切除,不令其生根,经过18个月仍未枯萎,一旦置于培养土中,不久即生根重新生长。而只有几厘米大的番杏科生石花属植物,从盆中抠出用纸包裹数月仍然没有萎缩。’
多浆植物的花变异很大,有菊花形、梅花形、星形、漏斗形、叉形等。色彩也相当丰富,有的种类花瓣带有特殊的金属光泽。花的大小相差悬殊,据记载,最小的花是马齿苋科的巴氏回欢草(Anacampserosbaeseckei),才开lmm的洋红色花;最大的花是萝蘼科的大花犀角($tapelialgigantea),花的直径可达35cm。由于科属不同,它们有的是单生花,有的组成大小不等的花I序,果实的类型及种子的形状也各种各样。 I
鲁涤非等依形态特点将多浆植物分为四类: ,
(cactus)为代表。茎粗大或肥厚,块状,球状、柱状或叶片状,肉质多浆,绿色,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茎上常有棘刺或毛丝。叶一般退化或短期存在。除仙人掌科外,还有大戟科的大戟属,萝摩科的豹皮花属、玉牛掌属(Dural·ia)、水牛掌属(Caralluma)等。
,还具有正常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茎无棱,也不具棘刺。木本的如木棉科的猴面包树(Adansoniadigitata),大戟科的佛肚树;草本的如菊科的仙人笔及景天科的玉树等。
,叶既是主要的贮水与光合器官,也是观赏的主要部分。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或茎短而直立,或细长而匍匐。常见栽培的如景天科的驴尾景天、拟石莲;番杏科的生石花、露花;菊科的翡翠珠;百合科的芦荟属、十二卷属、脂麻掌属;龙舌兰科的龙舌兰属等。
,内贮丰富的水分与养分,由块茎上抽出一至多条常绿或落叶的细长藤蔓,攀缘或匍匐生长,叶常肉质。这一类型常见于葫芦科、西番莲科、萝蘼科等
花卉栽培学电子书籍 (1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