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
规范、理性与国际制度设计
姓名:朱杰进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国际关系
指导教师:朱立群
20070401
中文摘要“国际制度理性设计”的研究模型。他们认为,国家间合作的难题类型决定了国国际制度设计是当前国际制度研究中一个颇具活力的领域。芭芭拉·凯里迈诺斯、查理斯·利普森和邓肯·斯奈德三位学者从理性主义的角度,提出了一个际制度的特征。具体来说,国家间合作的难题包括执行问题、分配问题、博弈者数目及力量对比问题、不确定性问题等四种类型,国际制度的特征包括国际制度的成员资格、议题范围、集中程度、控制方式、灵活性等五个方面。在模型中,她们将国家间合作的难题类型作为自变量,国际制度的特征作为因变量,然后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建立了一系列的假设,如当执行问题严重时,国际制度会采用限制性成员资格;当分配问题突出时,国际制度会扩大议题范围;当博弈者力量对比不对称时,国际制度会采取不对称的控制方式;当不确定性上升时,国际制度会加大灵活性等。该模型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忽视了规范在国际制度设计中的作用。如同其他的社会事物一样,国际制度也是在行为体互动的实践活动中社会建构而成的。虽然这种实践活动具有理性的特征,即先是目标设定,后是手段选择,但在设定目标和选择手段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在国际制度设计的过程中,规范以强意义合法性机制和弱意义合法性机制两种形式发挥作用。强意义合法性机制是指构成性规范通过塑造行为体的思维方式,成为行为体社会身份、社会关系的一部分,进而在国际制度设计中行为体无需考虑就加以接受,因而又被称为国际制度设计的“理性神话”。弱意义合法性机制是指限制性规范通过影响行为体利益的方式作用于行为体设计国际制度的理性行动。行为体出于声誉和责任方面的考虑,会限制一些纯粹出于物质利益追求的国际制度设计行为。值得指出的是,由于限制性规范需要与利益、权力等因素相互联系才能发挥作用,因而也就往往成为行为体在设计国际制度时斗争的焦点。
尝试对它进行了案例实证。案例表明,联合国“使用武力”制度的改革既是对当这样,本文通过补充规范在国际制度设计中作用的分析,提出了一个修正的“国际制度设计”模型,并运用联合国“集体安全与使用武力”制度改革的一次前国际安全新形势的一种反应,又是当前国际力量对比新态势的一种折射,与此同时,联合国“集体安全与使用武力”制度所包含的一系列规范在改革的进程中也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关键词】:国际制度设计;构成性规范;限制性规范;理性;合法性机制;效率祝制
籗甌琑:珼琋瑃甃甋”.珻猘.—,珻珻,.琑籄;.琁:’’瓸,.—一,.“瑆’’,
瑃,【縄——.,琣“’甀“‘盿;.
孵哪≈避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殊表也签字日期:矿牛月,糙矿一独创性说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僻加蔧由名钐签年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外交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外交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外交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C艿难宦畚脑诮饷芎笫视帽臼谌ㄊ签导文期论日位字学
一、绪论、本文研究的问题现形态各异的国际制度设计呢饩褪前虐爬た锫跖邓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国际制度设计成为一项日益重要的议事日程与研究议程。从议事日程的角度来说,当今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制度化”的世界,各种国际行为主体都竭尽全力地参与到国际制度设计的进程中去,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最大化地实现自身的利益。与此同时,这些行为主体也被各种国际制度所“设计”,正如马莎·芬尼莫尔所说,国际制度帮助界定了国家的身份并教给国家“什么是国家利益”。从研究议程的角度来说,国际制度设计是国际制度研究乃至整个国际关系研究中一个相对新颖同时也相对重要的研究领域。国际制度的研究经历了两个转变:一是从描述性向分析性的转变,二是从“制度是否有用”健爸度如何有用”淖1洌手贫壬杓圃谡饬礁鲎1渲卸即τ谇把氐奈恢谩N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回答“研究问题是什么,怎样去研究,为什么要研究”三个问题,所以下面本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问题是什么”,通过文献回顾提出研究问题;第二部分介绍“怎样去研究”,主要从核心概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几个方面展开;第三部分介绍“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重点阐述该项研究的意义
规范、理性与国际制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