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论文
1水资源概况
杂木灌区位于凉州区东南,南靠天祝藏族自治县,东邻黄羊河灌区,西和金塔河灌区接壤,北和清源、金羊两个井灌区毗邻,位于东径102°01′~102°59′,北纬37°22′~38°06′。东西宽约20km,南北长约40km,。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系洪积冲积倾斜平原,海拔高程在1550~2000m之间。灌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3个镇12个乡的112个行政村,878个村民小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甜菜等,截止1999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0892万元,,平均亩产402kg,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046元。
杂木灌区属于温带干旱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多年平均降雨量160mm,多年平均蒸发量2020mm。年日照时数2968h,多年平均气温7℃,,,结冻期为5个月,无霜期为135-155天,初霜期一般出现在4月下旬至五月上旬。
杂木灌区是以杂木河河水灌溉为主的无坝自流灌区,杂木河为凉州区第二大河流。毛藏寺以上有大小牛头沟、车龙沟、半洋河、响水河、小毛藏河等汇合而成;毛藏寺以下有神树沟、岔儿沟、大小毛藏民沟、黑沟、毛大板沟、塔儿沟等间歇性河沟分别汇入主流,于杂木寺出山。山区干流长约60公里,流域面积851平方公里。,河源以降水和冰雪融水为补给水源,毛藏寺以上产流占80%,%,%,%,%。,(1958年),(1965年)。来水在时空分布上很不均匀,7~9月份来水占全年来水的一半以上,“卡脖子旱”已成为制约灌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杂木河水源植被较好,山区分布高山草甸、高山草原、灌木、乔木等植被。水土流失甚微,,/秒,侵蚀模数为194吨/平方公里,输砂量6~9月占全年的85%左右。
2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杂木灌区为凉州区唯一无坝自流引水灌区,干支渠始建于70年代,目前全灌区建成干渠4条,;浆砌支渠52条,;配套斗渠389条,;农(井)渠1949条,。、;。灌区内建成人畜饮水供水水厂二处,将逐步解决灌区部分人畜及工业用水的困难。,其中:,。,,,其他用水300万立方米。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在工业、旅游、城乡供水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杂木灌区水资源
木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