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设计理念启示
【提要】体验阶段、构思阶段、表达阶段是现代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设计师们需要将外界因素总结归纳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个人情感与外在世界的相互投射,本文将研究《考工记》中的中国古代重要美学思想,找到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考工记》;现代设计;启示
一、《考工记》的设计理念体现
(一)人文关怀。《考工记》开篇讲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把创造器皿、器物的人尊称为圣人,制作古代器皿、器物的过程也是非常神圣的过程。中国古代手工业者在封建社会是享有一定地位的。《庐人为庐器》中记载,“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人”②,可以看出古代在制作兵器上有严格的规定。在长度上有严格的把控。超过人3倍长度的兵器是无法在实战中灵活使用,并且更有可能害到士兵。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人在器物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二)天人合一。在全文第一段,“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③,是全文的核心的造物观。在制作器物的过程中有四个因素起到关键性的因素。一件制作精良的器物不仅需要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还需要材料的精美,制作者工艺的高超。人与自然因素,缺一不可。如此严格的要求也奠定了后世在于造物上的准则,以和为美、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后世影响颇深。(三)虚实相生。《梓人为笋虡》篇,“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臝者、羽者、鳞者以为笋虡,外骨、内骨,……。”④古代工匠将动物形象融入到乐器中,让我们在凝听古代乐器的演奏时脑海里会联想动物的吼叫,让音乐放佛有了物化形象,更加有震撼力。这里也就有了虚与实的概念。古代工匠创造的乐器是“实”,而我们联想出来的是“虚”。这里的虚实结合可以使艺术品上升一个台阶。
二、《考工记》的设计理念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一)隐喻式设计。隐喻式设计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将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到设计作品中的一种做法。现如今优秀的设计作品,隐喻式设计尤为重要,隐喻性的设计方法使作品更具一层内涵,更具延伸性,使作品深入人心。著名设计师勒•柯布西埃的“朗香教堂”,柯布西埃没有让项目过于复杂化,有意想的让空间变得易于遐想和引人深思。当光线照进礼拜堂时气氛变得净化、空灵,厚重的白墙让建筑立面更加纯粹。光线的效果激发出某种富于表现力且使人情绪激动的特质,这样的设计手法使宗教活动的意味变得更加强烈。(二)人机学设计。《考工记》中有大量的内容告诉我们设计是要为人服务,众所周知,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中的瑰宝与典型代表。合理的榫卯结构和优良的加工工艺,充分体现了明代家具的工艺水平,体现了古人非凡的智慧和艺术才能。明式家具在选材、工艺方面非常严格,材质上主要选择黄花梨、紫檀等,同时它非常重视功能上使用,审美上也非常符合中国古代美
学思想。在触感上非常讲究,要做到滑但不留手的程度。明式家具在结构比例上与人的结构比例相契合。造型方面也十分严谨,一般情况下不会滥加装饰,整体造型尽量简单,但极具美感。这些点尤其在明式坐具体现的十分明显,整体和局部比例十分协调。
考工记设计理念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