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01薛涛.ppt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7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主要内容
前言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第二篇 建筑防火
第三篇 建筑消防设施
第四篇 其他建筑、场所防火
第五篇 消防安全评估
前言
一、考试目的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安全发展需要,提高消防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客观评价安全消防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考试性质
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公安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执业资格考试,每年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一次。该考试的成绩实行三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参加三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三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考试合格方可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分3个半天进行。《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和《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
5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5个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个简答题,每题4分。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考试目的
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对于消防科学技术基础理论、消防技术专业知识和消防技术标准及建设工程消防技术规范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包括建筑主动防火、被动防火、安全疏散技术措施及应用方法,各类建筑消防设施的基本原理及管理要求,各类建筑和场所的火灾危险特点及防火安全措施,火灾风险评估的方法及作用等。
。熟悉固体、液体、气体的燃烧特点;掌握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辨识和分析各种燃烧物质的燃烧产物及其有毒有害性。
。熟悉火灾的危害性,分析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掌握火灾的定义,对不同的火灾进行辨识和分类;掌握火灾发生和发展蔓延的机理,提出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熟悉爆炸危险源的概念及常见危险源,分析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对不同的爆炸,根据其形式和特点进行辨识和分类;掌握浓度爆炸极限、温度极限的定义,运用爆炸极限判定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提出有爆炸危险场所建筑物的防爆要求以及防爆安全操作规程。
。掌握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分类和特性,辨识不同危险品的火灾危险性,运用相关消防专业技术,提出易燃易爆危险品的防火防爆要求和灭火基本方法。确定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安全管理的措施。
燃烧条件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引火源和链式反应自由基(着火四面体)
燃烧类型
着火:可燃物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一定的温度时,与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
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
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发生闪燃的原因是:易燃或可燃液体在闪燃温度下蒸发的速度比较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维持稳定的燃烧。
燃烧类型
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01薛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5.10 MB
  • 时间2021-02-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