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防治大豆病虫害措施论文.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防治大豆病虫害措施论文
摘要:总结了大豆主要病虫草害如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根结线虫病、大豆食心虫、马齿苋等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供大豆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在单产和总产不断提高的同时,大豆的各类病虫草害也不断增加。依据发生情况,采用农业栽培防治技术为主,采取选择良种与药剂拌种的措施对病虫草害进行综合防治,保证大豆的优质高产。
1大豆胞囊线虫病
该病又称为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胞囊线虫寄生于大豆根部,直接危害根部,受其危害后,轻者减产20%~30%,严重的达到70%~80%,并且每年都有大面积地绝收。不同的大豆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种植耐抗品种,可减轻线虫危害造成的减产。合理轮作能有效地控制胞囊线虫病的发生,如采取大豆与禾本科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轮作。施足底肥,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增加植株抗病力。
2大豆根结线虫病
大豆根结线虫危害大豆根系,破坏根组织。被害根生长受阻、腐烂,病株地上部萎黄、矮小,严重者大豆成行、成片萎蔫枯死,导致产量严重下降。该病属侵染周期长、流行速度低的病害,宜早期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适当增施粪肥。~~,可控制种苗期线虫第1代的初侵染,能有效地保护主根。
3大豆根腐病
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结荚少、籽粒小、产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分布,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病点。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综合防治。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适时晚播,发病轻。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增强抗病力。还可用多菌灵、福美双和杀虫剂等大豆种衣剂拌种,%~%,%适乐时150mL乳油加20%陈普降40mL,或小叶敌400~500倍液,或2%万佳丰水剂300倍液,或2%菌克毒克750mL/hm2拌种子100kg。
4大豆食心虫
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常年虫食率10%~20%,严重时可达30%~40%,甚至可达80%,而且影响大豆的品质,降低等级。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把农业丰产栽培措施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有机地结合起来。选用抗虫或耐虫品种,大面积轮作,增加虫源地中耕次数。成虫产卵高峰期(8月20日)叶面喷洒菊酯类农药,利用触杀和胃毒作用防治成虫。%功夫乳油300mL/hm2、15%来福灵乳油300mL/hm2、20%速灭杀丁乳油450mL/hm2等防治。于成虫产卵盛期按30~45万头/hm2的放蜂量放赤眼蜂1次,可降低虫食率43%左右。如增加放蜂次数,还能提高防治效果。
5大豆豆荚螟
豆荚螟的危害症状与大豆食心虫相似,但蛀入孔和脱荚孔多在豆荚中部,脱荚孔圆而大。应贯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把其控制在蛀荚为害之前。选种抗虫品种,也可采用大豆与玉米间作。在成虫盛发期可用1

防治大豆病虫害措施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