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热情好客,崇尚礼节。路遇尊长、朋友,男子都要把右手放在胸前,上身前倾,并道"salam",以示问候。女子则以亲吻两侧脸颊的方式问候。走路让长者先行,谈话让长者先说;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准喝酒、抽烟;亲友相见必须握手问候,互相致礼和问好,然后右臂抚胸,躬身后退步,再问对方家属平安;
见面礼
“给洗手水”是指维吾尔民间在礼尚往来的社交活动中,主人亲自或特意安排专人向客人掬起的手掌倒水,让客人洗手。
招待客人时,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
维吾尔等民族喜欢喝砖茶、茯茶或米心茶,待客时一定要敬茶,喝茶时,主人会频频为客人斟茶,客人不要自动倒茶,你喝够了,可以用手心把碗口捂一下,如不这样做,主人还要继续不停地给你斟茶。
接客礼仪
男子服饰
女子服饰
维吾尔族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我们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是我们民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逢节庆、喜日和余闲,都要载歌载舞,维吾尔族的歌舞驰名国内外。古代维吾尔族人民常以唱歌跳舞来表达游牧、狩猎的情景和丰收喜悦的心情。在维吾尔族音乐史上,驰名中外的维吾尔族传统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部维吾尔民族音乐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它包括了古典叙诵歌曲、民间叙事诗歌、舞蹈乐曲和即兴乐曲等三百四十多首,流传于南北疆各地。木卡姆因地区不同而分为、"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其中以"喀什木卡姆"的规模最宏大,形式曲调最为完整。《十二木卡姆》全套木卡姆共包括170多首歌曲和歌舞曲,72首器乐间奏曲,连续演奏时间长达24小时之久,具有有乐、有舞、有词的民族特点。这是一部巨大而完整的,几乎概括了维吾尔族数百年斗争生活及其所有民族艺术形式的音乐史诗。
十二木卡姆
维吾尔族音乐的鲜明特点还表现在民族乐器的多样性。维吾尔族的乐器制作精细,按其结构和演奏方式,有吹奏、拉弦、弹拨、打击乐器等数十种。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所有乐器中最长的乐器,琴体和琴头用桑木或红木做成,音色明净,十分动听。
热瓦甫多为木制,外形独特,上部是细长的琴身,顶部弯曲,最下方是一个半球形的共鸣箱,用它弹奏出的音乐音色清亮、纯净,表现力强,所以大多用于独奏。
传统的都塔尔,构造与弹布尔相似,其弹奏出来的琴音声音虽小但音色却很柔美,弹奏者尽可通过琴声淋漓尽致的抒发感情,所以维吾尔族的妇女尤其喜欢用都塔尔自弹自唱。
卡龙琴是维吾尔乐器里弦最多的古老民间弹拨乐器,史籍中称七十二弦琵琶,形状酷似扬琴,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近似古筝,但比古筝的音色更明亮
维吾尔族传统文化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