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涯规划与未来人生发展小测试: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这样两个问题: 1、我们不上学行不行? 2、将来不工作行不行? 旅游规划: 1、去哪里?(确定目标) 2、怎么去?坐火车?坐飞机?什么时间出发?中途是否中转?(途径) 3、应该准备那些东西?(条件、措施等) 什么是生涯规划呢? 生涯规划是一个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趋向做出的一种预先的目标选定和为实现目标所作的设计与策划。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高中生涯规划主要包括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两方面。学业规划是对现在进行的高中三年的学习做出打算和安排。职业规划是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做出较为全面的设想和计划。高中的学业规划是实现未来职业规划的基础, 是准备, 职业规划是我们现在进行学业规划的目标方向。学生人生规划问卷调查 104 1270 724 475 1448 175 117 1043 938 167 1931 537 1561 2098 2012 级 11% 55% 35% 31% 8% 11% 9% 52% 40% 8% 93% 25% 76% 2220 2011 级 % % % 22. 6% 69% % 6% 50% 45% 8% 92% 26% % 231 1222 774 676 1262 237 189 1151 882 168 2052 548 1672 10% 59% 32% 33% 61% 7% 6% 54% 41% 8% 93% 26% 75% 2075 2010 级 193 1222 660 682 1255 138 111 1114 850 154 1921 521 1554 6% 62% 33% 28% 65% 8% 6% 61% 34% 6% 94% 32% 69% 2288 2009 级 131 1411 746 629 1478 179 131 1393 763 132 2153 733 1563 没想过偶尔经常考虑不了解不太了解了解没想过不确定清楚无有否是你是否考虑过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工作? 你对大学的专业设置你对自己将考什么样的大学你有理想吗你是否为自己做过人生规划人数年级 3% 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10% 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 60% 的人目标模糊 27% 的人没有目标那些占 3%者, 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 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 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那些占 10% 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步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等。其中占 60% 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 27% 的是那些 25 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 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25年后哈佛大学调查美国耶鲁大学有关人生规划的调查研究 3% 有明确目标 10% 有目标 87 %无目标 20年后 97%的人财富总和 3%有明确目标人的财富研究者、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 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生的目标越清晰,追求的动力就越足,责任感就越强,人生的品位就越高。舒伯“人生阶段论”个人开始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能力及工作要求。个人喜好成为职业期望及其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需要占统治地位, 在幻想中扮演自己喜爱的职业角色。能力期 13-14 岁) 兴趣期 11-12 岁) 幻想期 4-10 岁) 通过家庭和学校中关键事件的影响及建立认同,儿童的自我概念会逐渐得到发展。在该阶段的早期, 需要和幻想占统治地位,随着参与社会和对现实了解的深入,兴趣和能力也变得更加重要。一、成长阶段(0-14 岁) 已发展出一个大体上适合自己的职业,开始从事第一份工作并试图将其作为自己可能的终身职业。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或经过了专门的职业培训,更多地考虑现实因素并将其纳人对自我的认知。过渡期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个人对兴趣、需要、能力、价值观以及就业机会等因素都有所考虑,并通过幻想、讨论、课外工作等方式,进行择业的尝试性选择,判断可能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和层次。尝试期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自己的职业偏好。试行期( 22-24 岁) 过渡期( 18-21 岁) 尝试期( 15-17 岁) 个人开始通过学校学习、业余活动和短期工作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二、探索阶段( 15-24 岁)
2012高中生涯规划.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