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学校教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2010级5年制检验专业学生进行研究,共计94人。按班级分组,1班46人为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教学法;2班48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均已完成临床核医学、生物化学、检验仪器学、免疫学等科目的学习,具备自学检验核医学知识的能力。
1.2教材
采用李龙主和杜明华主编的《检验核医学》。
1.3方法
1.3.1PDCA循环教学法本次试验选择了《检验核医学》中临床应用部分,包括检验医学在内分泌激素类、肿瘤标志物类、心血管系统、肾脏功能、血液系统、细胞因子和药物浓度检测等7个方面的应用。PDCA循环教学法第1步为P:主要包括课前分发教学病例、检验报告等临床资料,引导学生在病例和检验报告中发现问题,自主查找资料,对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第2步为D:主要包括课堂和实验室中进行交流和分组讨论,10人为一个小组,讨论结束后选出组长轮流发言并详细记录;第3步为C:主要由教师结合检验核医学临床知识对本次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并验证各小组的讨论结果;第4步为A:主要包括即时考核,巩固初学知识,并发放下一次课程学习的案例和检验报告,一个循环结束后进入下一个循环[4]。1.3.2传统教学法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学,将检验核医学的知识点融入整个课堂,按教学要求进行理论讲解。课程学习内容与研究组相同。1.3.3考核方法对两组学生均按照平时分占30%和期末考试占70%的方式进行考核。研究组平时成绩按照小组讨论发言的积极性和考勤情况进行打分,对照组按照课堂参与积极性和考勤情况进行计分。期末考试按照试卷100分进行考核。1.3.4学生评价期末考试完后分别对两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就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自身各种能力的认同度等进行评价[5]。评价分值采用10分制,最优10分,最差0分。学习积极性采用提问次数、讨论发言次数、查阅资料次数和自学时间4项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考试成绩比较
由表1可见,研究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学习积极性比较
从提问次数、讨论发言次数、查阅资料次数和自学时间来看,研究组学习积极性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种教学法提高自身各种能力平均分值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组各项指标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检验核医学的教学应该与医学生总体教育的目的相配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能代表其学习结果的某一个方面,而真正的教学培养是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有效应用于临床,这依赖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核医学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将来能够有效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诊断及治疗疾病的全过程,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当前的医学教育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发展虽使传统教学方法有了部分改善,但是教学模式仍然局限于教师教知识点和教材,学生被动接
统计学学校教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