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居民点规划布局研究分析
摘要以汉川市马口镇为例,选取NP、LPI、PD、MPS、Fi为指标,对该镇农村居民点布局和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行居民点布局调整,以实现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规范村庄建设、提高农村建设水平和村民生活质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参考。
关键词居民点布局;景观分析法;因素;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纲领文件强调了村镇布局和村庄规划的重要性。在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下,新农村必须依托城镇发展。因此,科学编制村镇布局规划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关于村镇布局规划原则问题,众多学者有不同的论述。金其铭认为村庄选址原则应该是节约耕地、尽量利用旧村址、接近耕作区以便于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等。传统中国乡村的形成和发展,有两大因素至关重要,一是地缘,一是血缘。前者决定生存条件和环境,后者关系村庄凝聚力和子孙后代的发展。
该文对于村镇规划所要考虑的要素有自然条件、交通、耕作半径、社会文化、基础服务设施等。通过居民点增减钩挂平衡,使用原有的零散布局转为集中成块布局,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土地利用率。结合参与的孝感市土地规划、汉川市土地规划,以及各个县级乡镇规划经验,该文以汉川马口镇规划为例,总结乡镇规划中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设置,以期为改善农村生活状况,提高乡镇生产、生活水平提供参考。
一、研究区域概况
马口镇地处汉水下游,位于汉川市东南部,处江汉平原腹地,东邻武汉,北沿汉水,属汉川市襄南重镇,也是汉江平原重要的物质集散和襄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金马”和“小汉口”的美誉,被国家农业部、建设部分别确定为全国乡镇企业东南合作示范工业小区、全原东部边缘,是汉川的低丘地带,。全镇范围内小丘、山岗林立,属于陇岗残丘地区,中间有大小不一的湖叉。
二、研究方法
以第2次土地更新调查数据库为依据,选取5个重要景观指标,,对马口镇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分析,其指标表述如下。
(NP)
NP代表研究区域斑块的总数目。
(LPI)
主要反映景观中最大斑块面积占景观总面积的比例,最大斑块指数越大,说明最大农村居民点的规模越大,其取值范围:0LPI=MAX(a1,…,an)/A
式中,an为景观中斑块的面积,A为景观面积。
(PD)
反映景观破碎程度,斑块密度越大,则斑块越小,破碎化程度越高。公式为:
PD=n/A
式中,n为研究区居民点个数,A为研究区域总面积。
(MPS)
平均斑块面积越大,说明农村居民点的平均规模越大,取值范围:MPS>0,可无限上升。计算公式如下:
MPS=A/NP×10000
式中,A为景观所有斑块总面积(m2),NP为斑块总数。
(Fi)
反映居民点分散程度,数值越大说明越分散。公式为:
Fi=(A×ni)/ai2
式中,ni为研究区居民点个数,A为研究区域总面积,ai为i块居民点面积。
三、数据统
小议居民点规划布局研究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