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结构构造要求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浅基础的设计计算(地基承载力与变形验算)
内容提要
无筋扩展基础(或刚性基础)
由素混凝土、砖、毛石、灰土和三合土等抗压性能好、而抗弯抗剪性能差的材料砌筑而成,通常由台阶的容许宽高比或刚性角控制设计。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或柔性基础)
当不便于采用刚性基础或采用刚性基础不经济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做成的基础,如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概 述
刚性基础构造要求
图2-1
刚性基础构造示意
d—柱中纵向钢筋直径
砖基础
毛石基础
素混凝土基础
上述基础材料都要符合强
度等级要求
灰土基础
石灰和土(粘性土)按其
体积比3:7或2:8构成
三合土基础
由石灰:砂:碎砖(或碎
石)按1:2:4~1:3:6配成
刚性角(宽高比):
bi — 任一台阶宽度(m);
Hi — 相应台阶高度(m);
tanα— 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参照下述规范表格经验值选用
刚性基础构造要求
基础材料
质量要求
台阶宽高比允许值
pk≤100
100<pk≤200
200<pk≤300
混凝土基础
C15混凝土
1﹕
1﹕
1﹕
毛石混凝土基础
C15混凝土
1﹕
1﹕
1﹕
砖基础
砖不低于MU10,M15砂浆
1﹕
1﹕
1﹕
毛石基础
M15砂浆
1﹕
1﹕
—
灰土基础
体积比为3﹕7或2﹕8的灰土,其最小干密度: t/m3;粉质粘土: t/m3;粘土: t/m3
1﹕
1﹕
—
三合土基础
体积比为1﹕2﹕4~1﹕3﹕6(石灰﹕砂﹕骨料),每层约需铺220mm,夯至150mm
1﹕
1﹕
—
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
砖基础剖面图
(a)“两皮一收”砌法;(b)“二一间隔收”砌法
刚性基础构造要求
刚性基础的特点
稳定性好,施工简便
用于≤6层的民用建筑、荷载较小的桥梁基础及涵洞等;
刚性基础的局限性
当基础承受荷载较大时,用料多、自重大,埋深也加大
刚性基础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砌体承重墙体及挡土墙、涵洞下常采用
的基础形式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建筑物中的柱、桥梁中的墩常用基础形式
墙下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a)无肋;(b)有肋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构造要求
锥形基础边缘高不宜<200mm,坡度i≤1:3;小于250mm时可做成等厚板。阶梯形基础每阶高宜为300~500mm。
垫层厚度一般为100mm。
底板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10mm,间距不宜>200mm和<100mm。有垫层时混凝土的净保护层厚不宜<40mm,无垫层时不宜<70mm。纵向分布筋直径≮8mm,间距≯3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当地基软弱或承受差异荷载时,为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和抗弯能力,可采用带肋基础。肋部纵向筋和箍筋按经验确定。
根据经验,初选时基础的高度一般大于或等于b/8。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构造要求
基础工程赵明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