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对中药毒性认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师:李佳川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1001
姓名:徐作军

学号:2
  
浅析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摘要:中药的有毒与无毒都是药性的组成部分。是药三分“毒”,如果辨证失误,对有毒性的中药剂量掌握不准,就可导致患者中“毒”,中药的“毒”是古人最早认识的药物特性(偏性),然而中药药物毒性反应的危害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更加关注的共同问题,中药里的“毒”主要是中药药物里面重金属超标。
关键词:中药,毒性,中药毒性的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
一  中药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二 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正确认识中药毒性,是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有毒中药大多效强功捷,临床用之得当,则可立起沉疴;若用之失当,则可引起中毒。 根据中毒表现的严重程度,可将有毒中药分成三级,即大毒、有毒及小毒。ﻫ(1)大毒:中毒症状严重,常引起主要脏器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这类归为“大毒”。如生草乌、生川乌、马钱子、雷公藤、巴豆等。ﻫ(2)有毒:当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并引起重要脏器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归为“有毒"。如附子、蜈蚣、白花蛇、雄黄等。ﻫ(3)小毒:中毒症状轻微,一般不损害组织器官,不造成死亡者,归为“小毒"。如吴茱萸、细辛、苦杏仁等;ﻫ2  根据重要的不良反应来分,又分为:急性毒性反应,慢性毒性反应或长期毒性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1)急性毒性反应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  常见的中毒症状为唇舌和肢体发麻、头痛、眩晕、烦躁不安、抽搐、惊厥、瞳孔缩小或放大等。可以发生的的中药有:马钱子、川乌、雪上一枝蒿、细辛、乌头等.
2)对心血管的毒性反应 症状有:心悸、胸闷、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或下降等,这类要主要有: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万年青等
3) 对呼吸系统的毒性反应 常见的中毒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咳血、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等。可以导致的中药有:”杏仁、白果、枇杷仁等.
4)对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 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黄药子、雷公藤等。
5)对泌尿系统的毒性反应 如腰痛、浮肿、尿频、尿少、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等,中药有:关木通、青木香、广防己等。
6)对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以及对生殖系统的毒性反应。
(2)慢性中毒反应 由于长时间用药累积后逐渐发生的毒性反应。
(3) 过敏反应 过敏体质者对某些具有免疫原性的中药容易发生的过敏反应。
(4)致畸、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有些中药能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引起畸胎,有些能引起细胞突变和癌变,如雷公藤、槟榔、雄黄、砒霜、土贝母等.
3。中毒原因 ﻫ(1)剂量过大:超过常规剂量或超大量服用是引起中毒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一次大量服用乌头、附子、雪上一枝蒿、马钱子等,即可引起中毒。即使毒性不大的一些常用药物,如果超大量服用,亦可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如服用大量关木通,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服用大量苍耳子可引起急性肝坏死和全身广泛出血。

浅谈对中药毒性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anshenglu2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