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生英语素养提升目标及策略分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生英语素养提升目标及策略分析

。新中国成立前的外语教育以人文培养为重,80年代初的文化热继而引发了语言文化教学及研究的大讨论,外语界开始反思本国文化的阐释和表述问题,由此确定了90年代开始盛行的三类人才培养模式,即:复合型(人文专业+英语)、双语型(英语之外的外语语种+英语)、主辅型(英语+人文专业课程)。。在服务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翻译人才、商贸人才、国际法人才等需求的推动下,各类人文课程、课时被大幅度消减,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东方文化生态失衡。人文教育被实用功利的课程设置取代,以局部或近期的功利驱动和实用为指导原则和发展方向的教育现实导致了社会人文精神的衰落。。外语教育界在20世纪末提出了“思辨缺席症”。英语专业过于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训练,教学以教师和教材为核心,与社会实践活动脱钩,忽略了思考问题、特别是批判性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训练。。21世纪以来的英语教学中注重了文化课程目标的确立,强调英语教育的人文价值,重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及社会行为规范,反思英语国家文化与本族文化差异,提高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鉴别力,培养世界意识,提高文化修养。21世纪以来的外语教育呈现了更加蓬勃发展的景象,学习者、教学实践者思辨能力的培养和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力度逐渐回归。

2018年教育界各大会议均强调了我国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注重对学生语言基本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思辨的能力、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媒体素养、国际公民性、领导力和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教学的核心,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外语技能是主要目标,大学本科的英语教育摆脱危机的出路不在于如何与市场接轨或与多种知识复合,而在于适应本身特色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

。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需求量最大的语种是英语,最急缺的英语人才是商务类和翻译类英语人员,人才类型倾向于专业型和通用型,人才技能重视口语能力、再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指明了英语人才缺口方向,调整专业布局、明确培养目标、扩大校企合作、建立人才供需数据库等措施亟需施行。。外语
教育中的思辨能力是指在积累一定的母语文化和知识的同时,对外国文化、语言有相当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质疑、推理、探究、辨别、跨文化沟通和外语运用能力。对学生批判性思辨能力的培养对于国家的外语发展战略、中国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身份意识、文化身份意识的回归与理性认识以及中”的根治需要从英语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考试制度、英语教育政策规划等源头做起。教师和学生如果在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具体实践中有高层次的思辨能力参与的话,就能够客观、真实、理性地形成对教学的思考和反思。3

学生英语素养提升目标及策略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露露二天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