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函数
第一节、函数
一、函数
1、函数的定义:设集合A是一个非空的数集,对A中的任意数x,按照确定的法则f,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与它对应,这种对应关系叫做集合A上的一个函数,记作,。其中,x叫做自变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所有函数值构成的集合,即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
2、检验两个给定的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函数关系,需检验:
(1)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给出;
(2)根据给出的对应法则,自变量x在其定义域中的每一个值,是否都能确定唯一的函数值y。
A
x
B
C
D
x
x
x
y
y
y
y
o
o
o
o
例1、下列图形中,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例2、下列等式中,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A. B. C. D。
3、如何判断函数的定义域:
(1)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
(2)开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要不小于零;
(3)多个函数经过四则运算混合得到的函数定义域是多个定义域的交集;
(4)函数中不为零。
例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4)
例4、求下列函数值域
(1) (2)
(3) (4)
4、函数的3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判断两个函数相同的依据就是函数的三要素完全相同。
注:在函数关系式的表述中,函数的定义域有时可以省略,这时就约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得这个函数关系式有意义的实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例5、下列各对函数中,是相同函数的是 ( )
A. B。
C。 D。
5、区间:设a,bR,且a<b,
满足a≤x≤b的全体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作[a,b];
满足a〈x<b的全体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作﹙a,b﹚;
满足a≤x<b或a<x≤b的全体实数x的集合,都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作[a,b
﹚或﹙a,b ];
分别满足x≥a,x〉a,x≤a,x<a的全体实数的集合分别记作[a,﹢∞﹚,﹙a,﹢∞﹚,﹙﹣∞,a ], ﹙﹣∞,a﹚。
6、映射: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其中x叫做原象,y叫做象.
注:映射可以是多对一,不可以一对多。即A中元素不可剩余,,集合B中的任意元素在集合A中有且只有一个原象的映射,叫做一一映射。
7、映射个数的确定:若集合A有m个元素,集合B中有n个元素,则A到B的映射有个。
例6、已知集合。问:
(1)A到B的不同映射f:有多少个?
(2)B到A的不同映射g:有多少个?
8、映射与函数的关系:函数是特殊的映射.
9、复合函数: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通过列出自变量与对应函数值的表格来表示函数关系;
2、图像法: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
3、解析法(公式法):用代数式表示函数关系.
三、分段函数
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取值区间,有着不同的对应法则,这样的函数叫做分段函数。
例7、已知函数
(1)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该函数;
(2)画出该函数的图像;
(3)写出该函数的值域.
四、函数的单调性
1、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对于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当时,都有,那么就说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区间称为的单调增区间;如果对于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当 时,都有,那么就说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区间称为的单调减区间.
2、图像特点:
增函数:自左向右图象是上升的 减函数:自左向右图象是下降的
3、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任取,且,判断的符号,若>0,在D上单调递增,若<0,在D上单调递减;
(2)图像法:根据图像直观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3)直接法:根据一些特殊函数的性质,直接得出函数的单调性,如一次函数中的k>0,直接得出函数为增函数;
(4)结论:①具有相反的单调性;② 与(c为常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③a>0时,与具有相同的单调性,a<0时,与具有相反的单调性;④若,则具有相反的单调性;⑤时,与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