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酸碱理论(theory of acid and base)
什么是酸?什么是碱?
最初:
有酸味、能使蓝色石蕊变红的物质叫酸;
有涩味、能使红色石蕊变蓝的物质叫碱;
阿仑尼乌斯(Arrhenius SA)
酸碱电离理论:
凡是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H+的物质叫酸;
凡是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OH- 的物质叫碱;
1887年
H+ 酸的特征
OH- 碱的特征
1923年
(布朗斯台德—洛里质子理论)
布朗斯台德(Bronsted JN)
洛里(Lowry TM)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电子理论
(路易斯)
扩大了酸碱的范围
1923年
路易斯 ( G·N·Lewis)
进一步扩大了酸碱的范围
一、酸碱质子理论
(一) 酸碱的定义
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
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质子的给体)
(质子的受体)
酸和碱由质子联系起来的
这种酸与碱的相互依存关系
共轭关系
酸
质子
+
碱
HCl
H+
+
Cl-
酸
质子
+
碱
HAc
H+
+
Ac-
H2CO3
H+
HCO3-
+
HCO3-
H+
+
CO32-
NH4+
H+
+
NH3
H3O+
H+
+
H2O
H2O
H+
+
OH-
[Al(H2O)6]3+
[Al(H2O)5OH]2+
H+
+
共轭酸碱对:
(conjugated pair of acid-base)
仅差一个质子的一对酸和碱
HAc
Ac-
(共轭碱)
(共轭酸)
H2CO3
HCO3-
HCO3-
CO32-
H2CO3
CO32-
质子酸碱:
(1) 酸和碱是共轭的,酸给出质子变成碱,
碱接受质子后变成酸。
(2) 酸和碱可以是分子、离子
两性 物质: 即能给出质子又能结合质子
HCO3-
H2O
(3)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和碱与水质子转移
质子转移是通过溶剂合质子来实现的,是酸和碱与水互递质子
H2O
酸在水中的解离反应:
HAc
+
H+
H3O+
+
Ac-
HCl
+
H2O
H3O+
+
Cl-
H+
NH4+
+
H2O
H3O+
+
H+
NH3
酸碱反应的实质
碱在水中的解离反应:
NH4+
+
H2O
OH-
+
H+
NH3
+
H2O
OH-
+
H+
Ac-
HAc
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
(protolysis reaction)
酸碱反应通式:
酸1
+
碱2
酸2
+
碱1
H+
酸碱反应的实质: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实质:
弱酸、弱碱与溶剂水分子间的质子传递
溶液的酸碱性1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