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动力学
病因
感染
理化因素
血液系统疾病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
粒细胞生成、成熟障碍
骨髓各池减少,粒细胞停滞在早幼粒阶段,外周血粒细胞核左移
粒细胞破坏过多
骨髓分裂池代偿性增多,贮存池耗竭,外周血粒细胞生存时间缩短
粒细胞分布异常
综合因素
临床表现
白细胞减少症
非特异性症状—头晕,乏力,食欲不振,部分易于反复发生“感冒”,支气管炎中耳炎
粒细胞减少症
一般而言,~× 109/L,则发生感染的机会较少,×109/L以下,常可发生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
粒细胞缺乏症
感染,极度衰竭
起病急骤,高热,脓毒血症,败血症
实验检查
血象
白细胞减少症
一般在(2~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或轻度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粒细胞可有核左移,形态异常。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
粒细胞缺乏症
一般低于1×109/L,×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常降低至10%,甚至完全消失。
粒细胞胞浆有中度颗粒及空泡变性。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可轻度增加。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大致正常。
骨髓象
白细胞减少症
一般正常或轻度代偿性增生,可有粒细胞增生不良或成熟障碍
粒细胞缺乏症
急性型各阶段的粒细胞均减少,有成熟障碍,急性重症者骨髓象呈再生障碍型,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轻度增多, 恢复期可出现类似白血病骨髓象
红系及巨核系大至正常
诊断
病史
家族史—先天性因素
感染史、长期或短期接触药物史或毒物史
临床表现
注重—肝脾淋巴结检查,有无出血和贫血
血象
生理变异大—应重复多次检查
轻度—≥1×109/L
中度—(~)×109/L
重度—×109/L
骨髓象
可反映粒细胞增生及成熟程度,初诊时应列为常规
骨髓象干细胞培养
探讨粒细胞减少的本质
白细胞抗体测定
确定免疫性粒细胞减少
血清溶菌酶测定
可发现粒细胞破坏增多
肾上腺素试验
可鉴别假性粒细胞减少症
治疗
去除病因
防治感染
升粒细胞
VitB6 20mg tig, VitB4 20mg tig
利血生 20mg tig,鲨肝醇 50mg tig
肌苷 200mg tig,康力龙2mg tig
粒细胞缺乏症急救
白细胞减少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