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的体会
教学经验心得二
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好品质就是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形成的。在好习惯伴我成长的大潮中,我班依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纪特点,制订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目标”。以研究围绕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为根本目标,以多种实践活动过程为载体,采取不一样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详细内容
依据详细的培养计划,除适时进行行为习惯训练外,天天早晨的晨会时间和每七天二的班队会均定为训练时间。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关键包含以下几点:
1、良好的卫生习惯:衣冠整齐,搞好个人卫生;立即收拾好自己的书包、书桌,不随地吐痰,看到垃圾主动捡起,不在桌椅、墙壁上随便刻画;知道值日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又快又好等。
2、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能立即做好准备工作;上课要有良好的学、质疑发问、勤查工具书、定时复习整理的好习惯;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做到仔细审题、认真书写,努力争取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不剽窃她人作业;上课认真听课,有良好的坐姿,不可趴在桌子上听课,不打搅他人学习等。
3、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知道基础的礼节。如:鞠躬、招手、敬队礼等等。会使用礼貌用语;进教室、老师办公室前先敲门,未经许可不闯进等。
4、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课间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做健康的游戏;排队快、静、齐;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讲粗话,不打人;不去危险的地方,不破坏花草树木;和同学团结互助等。
二、详细方法
1、对成年人通常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导过细,而对小学生则不行,必需做到“明确要求,指导详细”。如学生的作业习惯,首先要制订要求:一、书写规范。二、正确率高。三、按时完成。四、立即订正。用这四条要求常常指导孩子的作业,给评判,好的在评选台中加分,并在全班展览,激励本人,促进大家。依据养成教育的内容,我从每个细小的动作入手,从站、立、行走开始,随时给指导。比如,教孩子们看课程表摆文具,上完一节课收拾一节课的文具。
再摆放下节课的文具。另外,从和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我发觉有的孩子接、发东西、说话等不太有礼貌,我就立即教孩子学会怎样给大人递、接东西,怎样说话。我们的地面易脏,不好搞卫生,我就教学生怎样保持卫生,擦桌子、扫地、拖地??即使是中年级的孩子,但她们全部缺乏起码的生活经验,假如没有详细地指导极难形成良好习惯,我联络家长,老师在学校指导,家长在家里指导,边指导边训练,最终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2、老师的言谈举止、丰富的肢体语言往往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学生的模拟性很强,因此我坚持从语言到行动到处做学生的楷模。如和学生一起打扫教室,捡起地上的垃圾,纸屑等。下课后把歪斜的桌椅摆放整齐,把教室的五节柜、讲桌等擦洁净、摆放整齐,使学生由无意识地模拟逐步走向自觉的行动。现在很多孩子在早上、中午到校后,全部会自觉地打扫教室卫生。学生不会有意往地上扔垃圾,部分不小心带出来的小纸屑,孩子们只要看见就会主动捡起扔到垃圾筒。
3、因为学生年纪较小,意志力不坚,不能长久坚持,难免为一时的贪玩而忘了自己许下的“承诺”,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在于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随时督促学生,提醒学
2021年教书育人的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