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阅读一、考点介绍在近年的古代诗歌的鉴赏题目中,比较鉴赏因其更加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而逐渐成为新宠。它有利于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归类学习。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或三首(三首比较只有 2007 年的浙江卷)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一两个方面相同的诗歌进行比较。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点或相异点。考生要注意求同更要求异。近五年的比较鉴赏诗歌有 13题,占高考诗歌试题总量的 1/5 。二、高考真题(一)【 2005 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舟下建溪宋·王安石宋· 方惟深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1)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2) 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二)【 2007 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海棠惜牡丹花(宋)苏轼(唐)白居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月转廊。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注]崇光:美艳的光彩。(1) 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 分)(2)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三)【 2007 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月圆(金)吴激①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中吕]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 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之感。(2分)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四)【 2006 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薛宝钗咏白海棠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林黛玉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2006 重庆卷】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新雷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 2分)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4分) (1)(答案: “觉春生”、“安排著”、“只待”。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春生”和“千红万紫”) (六)【 2005 浙江】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 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 (七)【 2005 湖南】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
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阅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