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教案
学习目标:
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欣赏阿里山如诗如画的美景,
品味富有音乐美的语言。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品析富有情韵美和音乐美的语言。
教学设想:
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师引导、点拨。
2、语言的感知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难点,主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品味。
3、借助多媒体,使学生身临其境。
4、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前播放阿里山的风景视频。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阿里山如诗如画的美景。
一、导入
1、“各位旅客们,你们好,您现在乘坐的是自××市飞往台湾的首次航班,本次航班将于6小时后在台北松山机场降落。这是本公司开展的阿里山一日游的活动,我是本次活动的导游,很高兴为您服务。”
2、介绍阿里山
阿里山位于我国台湾省嘉义县东北,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的总称,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高3997米)。阿里山风景区面积约有175公顷,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多媒体展示森林、云海和日出的图片)
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园,出产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又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树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找一找:作为一名导游,我想让诸位游客和我一起明确一下今天的行程。
从题目“纪行”这两个字引出本文的文体:游记。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把自己浏览阿里山的行踪交待得很清楚。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示作者行踪的短语或者句子。阅读时让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正确读音:
风靡mǐ 堪称kān 山岚lán 谛听dì 一泓hóng 鱼鳖biē
静谧mǐ 参天cān 幢顶chuáng 红桧guì 姊妹zǐ 莽莽mǎng
2、让学生找出表示作者行踪的短语或者句子。
明确:“从台北机场搭机,仅四十分钟就到了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
“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出现一泓水潭”
“山间的曲径幽路”
“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
下山的路上”
3、由作者的行踪引出游记“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三、品读课文
1、说一说:你对阿里山最初的印象是什么?
明
阿里山纪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