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
一、 名词解释
:机器、机械设备和机械工具的统称。
:是执行机械运动,变换机械运动方式或传递能量的装置。
:由若干零件组成,可在机械中转变并传递特定的机械运动。
4。构件:由若干零件组成,能独立完成某种运动的单元
5。零件:构成机械的最小单元,也是制造的最小单元。
6。标准件:是按国家标准(或部标准等) 大批量制造的常用零件。
7。自由构件的自由度数:自由构件在平面内运动,具有三个自由度。
8。约束:起限制作用的物体,称为约束物体,简称约束.
:构件之间的接触和约束,称为运动副。
:两个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两个构件之间以点或线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12。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13。屈服极限:材料在屈服阶段,应力波动最低点对应的应力值,以σs表示。
:材料σ-ε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应力,也是试件断裂前的最大应力。
15。弹性变形:随着外力被撤消后而完全消失的变形。
:外力被撤消后不能消失而残留下来的变形。
17。延伸率:δ=(l1-l)/l×100%,l为原标距长度,l1为断裂后标距长度。
18.断面收缩率:Ψ=(A-A1)/ A×100%,A为试件原面积,A1为试件断口处面积。
19.工作应力:杆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实际应力。
:各种材料本身所能安全承受的最大应力.
21.安全系数:材料的机限应力与许用应力之比。
22。正应力:沿杆的轴线方向,即轴向应力。
:剪切面上单位面积的内力,方向沿着剪切面。
:挤压力在局部接触面上引起的压应力。
25。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称为力对点之矩,简称力矩。
26.力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的一对力,称为力偶
27.内力:杆件受外力后,构件内部所引起的此部分与彼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8。轴力:横截面上的内力,其作用线沿杆件轴线。
29。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30.应变:ε=Δl/l,亦称相对变形,Δl为伸长(或缩短) ,l为原长。
: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平面汇交力系中各力在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32。强度: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构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34.稳定性:受压细长直杆,在载荷作用下保持其原有直线平衡状态的能力。
:是指材料抵抗其他物体在表面压出凹陷印痕的能力.
36.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破坏能力的指标。
: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38.虎克定律:在轴向拉伸(或压缩) 时,当杆横截面上的应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杆的伸长(或缩短) Δl与轴力N及杆长l成正比,与横截面积A成正比。
39。重心:整个物体的重力是物体每一部分重力的合力,合力的作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压)杆的强度条件:拉(压)杆的实际工作应力必须小于或等于材料的许用应力。
41。剪切强度条件:为了保证受剪构件在工作时不被剪断,必须使构件剪切面上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