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14 施工技术一、六大常用水泥的选用 P45 混凝土工程特点或所处环境条件优先选用可以使用不宜使用普通混凝土 1 在普通气候环境中的混凝土普通水泥( 11 单)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2 在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3 在高温度环境中或长期处于水中的提凝土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普通水泥 4 厚大体积的混凝土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硅酸盐水泥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1 要求快硬早强的棍凝土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火山灰、粉煤灰、复合水泥 2. 高强〈大于 C50 级〉的混凝土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谊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3 严寒地区的露天混凝土寒冷地区的处在水位升降范围内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4 严寒地区处在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普通水泥(≥ 级) 矿渣、火山灰、粉煤灰、复合水泥 5 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 05 单) 矿渣水泥 6 有耐磨性要求的混凝土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植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7 受侵蚀介质作用的混凝土矿植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呢、复合水泥硅酸盐水泥二、混凝土粗骨料的粒径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4 ,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 3/4 ,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可允许采用最大粒径达 1/3 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 40MM 。对于采用泵送的混凝土,碎石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输送管径的 1/3 ,卵石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输送管径的 1/ 。三、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施工测量现场主要工作有长度的测设、角度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及倾斜线的测设等。平面控制测量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 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以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 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 小规模或精度高的独立施工项目, 可直接布设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四、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1、直角坐标法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为方便。精度亦较高。 2、极坐标法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 3、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对于一般小型建筑物或管线的定位,亦可采用此法。 4、距离交会法从控制点到测设点的距离, 若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时, 可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点位, 不需要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 5、方向线交会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测定点由相对应的两已知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方向线的设立可以用经纬仪, 也可以用细线绳。 6、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 b=H A +a-H B 五、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地的扰动。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 15~30CM 一层土地不挖, 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采用机械开挖基础基坑时, 为避免破坏基底土, 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结合人工挖掘修整。使用铲运机、推土机时, 保留土层厚度为 15~20CM , 使用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为 20~30 CM 。六、地下水控制技术方案选择 1、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 3M , 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开挖深度浅时, 亦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根据土层情况、降水深度、周围环境、支护结构种类等综合考虑后优选控制地下水技术方案。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回灌方法。 2、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否则,一旦发生突涌,将给施工带来极大麻烦。七、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技术(适用条件) 1、真空(轻型)井点本法具有机具简单、使用灵活、装拆方便、降水效果好、可防止流砂现象发生、提高边坡稳定、费用较低等优点;但需要一套井点设备。适用于渗透系数为 ~20M/D 的土以及土层中含有大量的细砂和粉砂的土地或明沟排水易引起流砂、坍方的等情况使用。真空(轻型)井点系统主要机具设备由井点管、连接管、集水总管及抽水设备等组成。井点管的布置应根据基坑平面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级确定。 2、喷射井点本法设置较简单,排水深度大,可达 8~20M ,比多层轻型井点降水设备少,基坑土方开挖量少,施工快, 费用低。适用于基坑开挖较深、降水深度大于 6M 、土渗透系数为 ~20M/D 的填土、粉土、黏性土、砂土中使用。 3、管井井点管井井点设备较为简单, 排水量大,
一建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