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既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全面落实省市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
下面,结合****情况,谈一谈当前我市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概括为“不高、不多、不大、不全”:
****县为例,目前****县党政机关现有干部1 020人,其中35岁以下的占34。6%;乡科级正职领导干部119人,35岁以下的占6。7%;乡科级副职领导干部176人,35岁以下的占22。2%。年轻干部偏少,任正职的年轻干部更少,没有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
二是少数民族年轻干部人数不多。近年来,随着大批少数民族人口外出求学、务工、就业,我地区人才流失现象较严重,,****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共有5 989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1 198人,35岁以下少数民族干部243人,仅占机关单位干部总人数的4.1%。长此下去,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将会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三是选拔任用年轻干部力度不大。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改革,为打破常规、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供了一定空间。但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实践中,大都还是采用“常规提拔”,几乎很少启动《干部任用条例》中的
“破格”,作为改革重要举措之一的公选机制,从目前来看效果不够明显,1个县市每次仅拿出4到5个职位,且存在不定期性,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后备干部制度体系不全。虽然我市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上的力度逐年加大,但对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不够,后备干部队伍的民族比例、性别比例、非党比例、年龄结构比例等随意性比较大,后备干部的培训教育、培养锻炼、监督管理、选拔任用等还没有步入制度化轨道,后备干部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新老干部交替的需要。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影响年轻干部成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性":
一是思想观念的封闭性。个别单位强调“先来后到”,导致年轻干部处在金字塔的最底层,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前途,从而不思进取;个别单位认为年轻干部“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不敢起用破格程序,不敢大胆提拔年轻干部;个别单位用人视野不宽,局限在熟悉的地方、部门和人员中选干部;对于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不敢放在重要岗位上考验,影响了年轻干部的工作热情,不利于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和成长.
二是培养教育的随意性。一些部门和单位缺乏培养教育的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平时不注意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人才的储备,不注意建立一支各方面结构比较合理、数量比较充足的后备干部队伍。遇到在年龄、学历、党派、专业上有特殊的空缺职位时,便只能是按条件画圈,以致出现“矬子里拔大个"、“在少数人中选人”现象。
三是部分年轻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个别年轻干部进取心不强,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工作中开拓性、主动性不够,点子不多,思路不新,办法不活,放不开手脚;有的年轻干部存在“船到桥头车到站"心态,短期内没有被提拔,片面认为已不符合干部选拔条
浅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