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DIC的诊治
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是一个由多个原因引发多种血液成份间的平衡机制被破坏的病理生理过程, 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急骤,病情复杂而凶险,造成严重的出血,母婴死亡率极高。常见于胎盘早剥,羊水栓塞,胎死宫内,引产,产科脓毒症,先兆子痫,子宫破裂等。因组织促凝血酶原激酶从胎儿及胎盘中释放,进入母体循环中,造成凝血因子消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增加,消耗血小板而出血,造成产科DIC。孕中期流产时易并发DIC,尤其胎死宫内的发生率更高。
诊疗 DIC的诊疗关键依据临床表现及试验室检验
一、临床表现
DIC的症状可不显著和/或表现为严重的出血和/或血栓性成,其关键依据纤维蛋白原形成和溶解的速度。常表现为手术后或外伤后伤口渗血,注射处或动脉内出血、连续性发烧、低血压、酸中毒、蛋白尿、低氧血症,还有部分特殊的临床先兆:广泛皮下淤点,淤斑,黏膜下出血、血尿、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肢端发绀、偶有干性坏疽。大量的皮下出血及深组织内出血常常可见到。DIC病人常有3个以上不一样部位出血。当小血管栓塞和纤维血栓形成时会造成肺、肾、心等系统衰竭。在一些情况下,尤其是血管被破坏时,如胎盘早剥,DIC常表现为弥漫性出血和低血容量性休克,但需除外其它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二、 试验室检验
正常妊娠时血液纤溶系统常有很大的改变,很多凝血因子浓度改变,如凝血因子7,8,9显著升高,因子2,12升高不显著,而因子11不变或下降。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下降,PLT无显著改变。AAPTT,PT孕期正常,但孕6个月后,其值在正常下限,并轻度降低。
诊疗DIC最简单快速的方法是观察凝血过程和稳定性。最常见的筛查试验有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血清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imer测定,血小板记数,外周血涂片,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2021年产科DIC的诊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