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1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2
3
北宋疆域图
4
北宋的统治
钦宗
1125-1127
徽宗
1100-1125
哲宗
1085-1100
仁宗
1022-1063
英宗
1063-1067
神宗
1067-1085
真宗
997-1022
太祖
960-976
太宗
976-997
5
1、内忧外患
一、背景
2、“庆历新政”失败后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中心问题?结果及原因?意义?)
必要性
内忧
宋初中央过分集权导致积贫积弱的局面出现;
外患
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辽、西夏的侵扰导致民族矛盾尖锐。
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统治危机。
目的: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
3、王安石受重用。
6
1、指导思想:
积极开源,而非消极节流(“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2、核心内容:理财(富国)
3、具体措施:
⑴富国之法:理财
⑵强兵之法:军事
⑶育才之法:教育(培养改革人才、辅助变法)
①内容:
科举改革:倡导培养实用人才,改试策论
改革学校制度:改组太学
②作用:
使革新思想得到较广泛传播;选拔了大量人才。
二、内容
7
1、结果:
新法被废止,失败。
▲失败原因:参考《世纪金榜》
2、评价:
⑴性质:
地主阶级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为挽救统治危机)
三、结果及评价(影响):
8
⑵影响:★进步意义:
①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社会危机,缓解“三冗”“两积”的局面: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
②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③勇于改革创新、敢于斗争的精神,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局限性:
①部分措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实行时过于急进;
②变法以维护统治集团利益为出发点,农民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不能也不可能超越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
9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比较:
参考《世纪金榜》
▲对封建主义的总结:
参考《世纪金榜》
▲四大改革的对比:
参考《世纪金榜》
10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