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语文 (3).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语文“情境识字”教学模式
一、模式产生的背景
2004年秋季,我县中小学在起始年级全面开始了新的课堂改革,如今,已历时近4年。小学低年级语文新教材识字量大,而且有大量的集中识字内容,如“二木林、三木森”这样的会意字集中识字;以“古诗、儿歌”为内容的集中识字,还有大量的图文结合的随课文识字等。在教学中,广大从事低段语文教学的教师都体会到:枯燥单调的集中识字,学生学习起来缺少兴趣且识字效率低。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识字教学在教学实施上,提倡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以增加趣味性和可接受性。” “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特提出 “在情境中识字教学模式”的构想。
二、模式的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学习语文的方法与能力得到培养,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模式的基本理论:
识字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最初基本环节。它是学习文化的开始,是启蒙教育的必要手段,它与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它又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儿童只有在他的记忆储备中积存一些数量的汉字,才能利用这些汉字来理解书面的材料,从而表达和交流思想,才有可能把他的心理活动外化为物质的、现实的东西读出字音来,进行口语表达或写出字、词、句、篇来,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
四、模式的构建原则
(一)情感性原则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教学手段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把赞扬送进学生的耳际,流进学生的心田,把微笑带进课堂,给稚嫩的心送去春天般的温暖。在这种兴趣盎然的情境中,无声枯燥的文字也会变得丰润起来。
(二)自主探究原则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汉字的形体千变万化,字字都有差别。在现代汉语中,形声占90%,其余的基本属象形、指示、会意三大类。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编谜语,利用旧字记新字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开放性原则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实践证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例如:到街上记店名,购物识商标……到凡是有汉字出现的地方,都让学生去看一看,记一记,查一查,问一问,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五、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情境识字”教学模式可分为以下七个步骤: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这是教学的起始阶段,必须切合教材的实际,顺应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导课。上课伊始,学生注意力尚在涣散阶段,要把学生尽快地带入与学习课文密切相关的情境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讲究
“开讲”艺术,或用娓娓动听的语言,或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或用直观有趣的实物展示,或用色彩丰富的简笔画等,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富有情境的意境。

小学语文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q93485240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