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名字叫母亲——读《发现母亲》有感李爱莲今年接手了三年级,由于儿子也在三年级,因此我有很多时候面对班级的孩子的表现时,会不自觉地在心里和儿子比较一下,比如上课时,儿子会不会也在那里和同位说话;早上,儿子会不会主动在教室里读书;美术课上,儿子的画会不会也这么有创意;微机课上,儿子会不会随便动鼠标;课间,儿子会不会因为跑闹而被红哨兵批评扣分……或许是一种母亲的天性,我有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会在心里说——喂,千万别生气,他们才九岁,而且生日比儿子小,他们还小……可是,时间久了,我渐渐发现,儿子也有了很多以前没有的坏毛病了, 晚上写完作业不再收拾书包了,早上有三次落了东西;儿子开始喜欢电脑游戏了, 总喜欢不经意地提个条件:玩多长时间电脑;儿子的晚间作业有些潦草了……以前的儿子一直很乖,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啊。苦恼之余,我苦苦思索,终有一天,在阅览室里,我又一次翻开了四年前曾经读过的一本书《发现母亲》。看完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我的读书所得写下来,准备和我的学生家长们共享。,我慢慢找到了原因,于是我对照着书中所述,一一查找自己对儿子的态度,慢慢地,我明白了——我平时是如何要求自己的?在我要求孩子不要撒谎要诚实的时候,自己却因这样那样的原因在不说真话,美其名曰善意的谎言; 我在要求孩子节约的时候自己却在有意无意的浪费;我们口口声声说要孩子宽容,自己却经常在计较;教育孩子要俭朴,自己却经常为自己没有漂亮的衣服而抱怨;因为自己离不开电脑,孩子也耳濡目染,喜欢上了上网,玩游戏;常常的, 自己的包里东西也没有规律,想找钥匙常常把包翻遍;经常在楼下按门铃,让家人把忘带的东西从窗口扔下来;学校布置的随笔也总是拖到周日晚上才能完成…孩子面对这些会如何? 马卡连柯这样对母亲们说:“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教育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个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么穿衣服,怎么跟别人谈话,怎么谈论其它人,怎么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么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由此可见,在孩子的教育中,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而且身教是言教心教的基础,是言教信教的具体体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个缺乏智慧心灵贫乏的母亲是不能教育出一个聪明而具丰富精神素养的孩子的。我深深地自责、反思。为了孩子,我想,唯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让孩子从镜子中照出自己的影子,从而严格自律。:身教胜于言教,比身教更重要的是一个家庭的家风。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只有价值观,人生追求相同的人才能同处一个屋檐下。家风是一个家庭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立家之本,也是家庭成员最看重的家格。我们每个人从不同的家庭中走出来,无不带着各自家庭的印记。在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便打上了一个家庭的印记。有时从孩子的举止上就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祟尚的生活理念。经常和一些带孩子的母亲一起吃饭,有的孩子喝完了自己的饮料总会毫不客气地把妈妈的拿过去接着喝,但作为母亲,毫无不妥之感,没有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这样下去的后果怎样?再是经常有孩子的母亲告诉我,孩子挑食,在学校里吃午饭不知能否吃饱,请帮着照顾多吃点;有的孩子在学校习惯和同学打
女人的名字叫母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