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风是成长的基石(图)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
家风是大家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个稳定的风格、作风和传统,包含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家风还包含着我们常说的家范,家范就是大家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如同一个磁场被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促进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一些被认同的准则。
家风是由家庭组员的态度、行为及舆论营造的,存在于家庭日常生活中,表现在成年人处理日常生活中多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舆论营造良好的家风;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正确的舆论营造不良的家风。
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言谈举止营造了特定的家风,未成年人在这种特定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闻目睹接收影响。这其中,“模拟”起着主要的作用。不论成年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会对未成年人产生某种性质的影响,未成年人全部在模拟。未成年人早期的行为习惯折射着父母亲的人格和行为习惯,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大学生章某成长在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祖孙三代人过着平静和睦的生活。这个家庭从没有和邻居发生过争吵。奶奶是个勤劳人,天天早早起床,拿着大扫帚把整个大院打扫得干洁净净。章某从小跟着奶奶,奶奶还专门给她也准备了把小扫帚,让她跟在后面比画,还告诉她:“人的双手是个宝,勤劳能够发明一切。”幼小的章某即使还听不懂那些大道理,但她爱劳动,并从劳动中体验到了愉快。
母亲每次带章某去公园全部要带上一个塑料袋,把吃剩的果皮、糖纸装进去再扔进垃圾桶。章某到现在也有随手带着塑料袋的习惯,把不用的废弃物装进去放到垃圾桶里。章某的父亲即使没有接收过高等教育,但她酷爱读书,把节余下来的钱几乎全部买了书,并常常写读书笔记。在父亲的影响下,章某从小也爱看书,从上小学起就坚持写日志和读书笔记,现在已经在报刊杂志发表了十几篇文章。
和睦、平静、温馨、严谨的家风为章某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石,她勤劳简单,学习成绩优异,气质优雅,和同学、好友相处得十分融洽。不论是什么工作她全部做在前面,但从不和人攀比。有些人说:“现在是竞争时代,你不以为吃亏吗?”章某笑着说:“我只想把我能做的事情努力做好,没有想过吃亏占廉价,我们家里的人做事全部是这么的风格。”
再举一个截然相反的例子。初中生王某从小家庭生活很优越,父母在外忙于生意,家中请了两个保姆,一个负责家中日常生活,一个专门负责照料王某,一切全部不用王某动手。小的时候有时王某出于好奇学着保姆的样子要擦桌子擦地,母亲就说:“没出息,这些事不用你干,你天生就不是干这个的命,这是下人做的事情,你要做人上人。”幼小的王某看到母亲天天对保姆挑三捡四,历来没有满意的时候,也逐步地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人上人,好吃懒做是天生最大的幸福。
在幼稚园时,老师让她摆一下椅子,她会说:“我母亲说干这种事没出息,我要做人上人。” 现在已是初中学生的王某依然只习惯做“人上人”,对同学、亲戚、好友指手画脚、吆三喝四,常常要求他人为她做事,却历来不愿为他人做一点事情。因为她的自私、懒惰、自认为是和狭隘,她没有好友,内心孤独,而且学习怕吃苦,成绩差,没有些人喜爱她。很多邻居也认为王某一家粗俗、傲慢、霸道、贪小廉价,不愿意和她们来往。更可悲的是,王某的父母亲仍不知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家庭
2021年良好家风是成长的基石(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