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思念故乡描写的古诗文精选描写思念故乡的诗句.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思念故乡描写的古诗文精选 描写思念故乡的诗句

  古诗短小精悍,形象生动,音韵友好,节奏分明,是美育的好教材。下面是xx整理的思念故乡的诗文,欢迎大家阅读。  思念故乡的诗文篇1:《题齐安城楼》
  唐•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家乡七十五长亭。
  作者在江楼上愿望,正出神之际,突然听到一声号角,诗人不由得猛然惊醒。“呜轧江楼角一声”,角声接连不停,岂止一声,作者言“一声”,是强调它对诗人的影响之大。“微阳潋潋落寒汀”,描写作者远眺多见。依旧是冉冉斜阳,黯淡无光,缓缓浸入江水之中。 “微”、“寒”等字均着感情色彩,实作者的主观感受。
  “不用凭栏苦回首,家乡七十五长亭”,这两句是因景生情。不要再依着栏杆苦苦眺望故乡了,这里到家乡有七十五个长亭,是不论怎样也望不见的。诗人的故乡在长安杜陵,长安在黄州西北,按唐时计量,黄州距长安二千二百五十五里,驿站恰合“七十五”之数。明人杨慎说:“大抵牧之诗,好用数目垛积,如‘南朝四百八十寺’、‘二十四桥明月夜’、‘家乡七十五长亭’是也。”这里的数目垛积,极言故乡路远,遥不可及,则显得别致;且“七十五”放到格律诗里,就打破了原有的“二二三”节奏,变为“二三二”的特殊节奏,从声律的拗折中传达出作者情绪的不平,又是一层妙用。  思念故乡的诗文篇2:《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秋风突然而至,让人不知它到底从何处而来。“萧萧送雁群”那秋风萧萧吹来,把雁群也送来了。由第二句可知,作者首句的发问,并不是为了寻根究底,探索秋风的,而是带有埋怨的意味,因为它送来了秋雁,送来了秋天。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这两句转换视角,由远而近,从空中的大雁转向地面的庭树。风吹庭树的沙沙声,最轻易使人听见,尤其是对于独在异乡的作者来说。秋天本是一个让人悲伤的季节,对于异乡漂泊之人来说,这种悲伤中又注入了思乡的愁绪,所以显得愈加深刻。秋风吹到庭树上,代表了秋的到来,也代表了时光的流逝。这真是一个令人心惊的声音。诗的前三句已经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直至“孤客最先闻”,才画龙点睛。“孤客”对外界的改变是最敏感的,所以她是最先听到了秋风声,这秋风声同时也带出了她的羁旅之思和浓浓乡愁。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  思念故乡的诗文篇3:《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宋•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难过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万俟

2021年思念故乡描写的古诗文精选描写思念故乡的诗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