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怎样做好课堂教学中的改革》
读了《怎样做好课堂教学中的改革》一书,深受启发,感慨很深。书中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模拟和记忆,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把学习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停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关键目标,借助发展性的评价,让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发展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谈谈对转变学生学习方法的部分想法。
一、小学生学习方法转变的教学策略
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和发觉新问题,自己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是目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我的了解是: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关键的,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必须构建意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法。老师应创设自由、友好的学习气氛,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初步处理现实问题能力。
㈠、改进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激励学生学习方法的建立。
新课程提倡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对我们老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老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老师站在学生中间,和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过去由老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厉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此,老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输、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输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老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关键点燃火炬。因此,构建友好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主动地、发明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法。
㈡、以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来带动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当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老师教学生怎样学习。所以,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老师必需以科研试验为先导,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构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新型学习方法建立的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行为。
㈢、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建立。
新课程主张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它是促进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助推器。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我认为老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
老师的评价目标要从静态的、一维的、单一的、终止性的、刺激性的评价转为动态的、多维的、综合的、发展性的、激励性的评价;要从重视智力转为重视多元能力,即了解能力、接收能力、再现能力、应用能力、对知识的重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假设能力、推理判定能力、选择能力、求异能力、质疑能力、批判能力、立论能力、概括分析能力;要从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转为关注了解学生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发明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
2021年读书心得《怎样做好课堂教学中的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