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对这些育儿陋习说 no! 陋习 1. 一觉睡到大天亮许多年轻人都爱睡懒觉, 晋升为妈妈之后, 可不能继续一觉睡到天亮了。根据儿科医生的建议, 每过 4 个小时, 爸爸妈妈就需要把宝宝叫醒吃奶。陋习 2. 新衣服买来就穿上身给宝宝买了新衣服, 洗都没洗就迫不及待给宝宝穿上身。从某个角度来说,新衣服还比不上小朋友穿过的旧衣服。因为旧衣服比较柔软舒适, 加上经常洗涤, 上面可能携带的甲醛等有害的化学物质已经被清除。新买的衣服没有洗过就给宝宝穿,容易引起皮肤过敏。陋习 3. 带着宝宝去购物晋升妈妈之后,如何做到购物带孩子两不误呢?答案就是婴儿推车。可是, 这真的是一个好办法吗?未必。小推车的高度, 恰巧和汽车尾气排放区域相同, 如果推着宝宝上马路逛, 则增加了宝宝吸入有害气体的概率。商场和大型超市里, 人多嘈杂, 细菌繁多, 宝宝抵抗力本来就弱, 总是处于那样的环境中,很容易感染细菌,导致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陋习 4. 将宝宝养成小夜猫很多妈妈都不习惯早睡,甚至干脆让宝宝的作息时间和自己同步:晚一些喂奶、晚一些哄宝宝入睡, 这样, 渐渐养成宝宝晚睡的习惯。晚睡对小宝宝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这会影响宝宝的体格、情绪、行为和认知能力的正常发展, 影响他的生长发育。根据一项调查显示, 晚睡的儿童容易注意力不集中、难与人合作、难以管教、身高比同龄人矮小。陋习 5. 完全依赖纸尿裤不可否认, 纸尿裤的出现, 让护理宝宝大小便的工作变得简单又省事。但是,学习控制排尿可以训练宝宝膀胱存贮功能和括约肌的适时收缩,避免孩子 2~3 岁后仍不会憋尿或长期夜间尿床。孩子 3 岁前不适合背诗词父母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亲朋好友面前, 孩子能流利地背诵一首唐诗, 被很多父母视为孩子智力高的体现。事实上,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孩子在不感兴趣的情况下,盲目背诵,意义甚微。 3 岁前,孩子以动作思维为主导,通过眼前看到的情景来解决问题。诗词属语言表达, 与抽象逻辑思维相关。孩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在小学四年级左右。这意味着, 3 岁前的孩子不适合背任何古诗。孩子的想象力与生俱来,如果父母常有意无意向孩子传达成人式思维,用抽象概念和简单重复来填充孩子,他的想象力势必受创伤。因此, 过早开发智力, 如背诗, 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 影响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另外, 太早背诵诗词, 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右脑发育。人的左脑区以语言、听觉、嗅觉及抽象逻辑能力为主,右脑区主管视觉、空间、方位、图像及记忆。当语言发展过度时, 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经历, 使左右脑无法均衡发展。因此, 对于 3 岁前的孩子, 要充分拓展想象力, 尽可能让孩子接受丰富、生动、形象的刺激,并为其创造一个开放和多元的活动和感知空间, 让他们尽量多地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尽情释放他们的创造力。广西 2 岁男孩被灌酒后变痴呆广西 2 岁男孩小思在亲戚哄逗下,喝了自酿米酒,然后出现昏迷、呕吐、抽搐等症状。经诊断, 小思因酒精中毒致脑损伤和癫痫, 智力、运动、语言发育迟滞。提醒:为了孩子的健康,千万别逗孩子喝酒。什么时候该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 就像学走路、学说话一样,宝宝学习如厕的时间都是因人而已的。一般而言, 宝宝在 1 岁半至 2 岁时, 膀胱肌肉才变得成熟; 父母通常在孩子 2
妈妈们,对这些育儿陋习说no!.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