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研究
民国初期 , 随着图书馆文化的 “西学东渐”、近代图书馆事业和出版事业的蓬
勃发展 , 图书馆学期刊应运而生。 1915 年 12 月创刊的《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 ,
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期刊的肇始。
此后至 1949 年, 历经初创、兴盛发展、艰难发展、复苏恢复四个发展阶段 ,
基于学术研讨、业务交流、国际合作、阐扬传统、藏书推介、沟通读者、理念宣
传等缘由 , 全国各地陆续创办了 164 种图书馆学期刊。这些期刊 , 在地域上集中于
苏浙沪及北京、广东等地 , 从编辑出版主体来看 , 主要有公立图书馆、私立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图书馆协会和学会等类型。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的刊载内容较为多元 : 一是对中国传统文献学和目录
学的传承和拓展 , 王献唐等文献学家对此做出卓越贡献 ; 二是对近代图书馆学理
论与方法的译介与研讨 , 刘国钧和杜定友等由此奠定了“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的
学术地位 ; 三是记载馆史和馆务报告 , 开展图书馆界动态信息交流 ; 四是向社会灌
输“读书救国”理念 , 推介图书 , 指导读书方法。受经费支绌、人员短缺、受众面
窄、时局动荡等因素的困扰 , 多数图书馆学期刊存续时间不长、 刊期不稳定 , 发行
量较小 , 学术影响力有限 , 但也有若干种典型刊物存续时间较长、编辑出版规范 ,
相对稳定地集聚了一批学者 , 在图书馆学史、图书馆学期刊史、图书馆学教育史
乃至民国学术史、民国报刊史等领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力。
其中 , 最早创刊的《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是图书馆学期刊初创期的代表性
刊物。《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是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