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述本产品为 75t/h 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近年发展起来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并根据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内著名院校多年合作开发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经验,同类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完善了这一产品。本产品结构简返料装置、水冷系统、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钢架、平台扶梯、炉墙等组成。二. 锅炉参数额定蒸发量 75t/h 额定蒸汽压力 3. 82 MP a 额定蒸汽温度 450 ℃给水温度 150 ℃排烟温度~1 35℃锅炉设计效率~86% 三. 设计燃料 1 .煤种: (1 )烟煤+ 矸石, = 16720 KJ/Kg 。(2) 70% 烟煤+30% 焦炉煤气(热量比) , = ~18646 KJ/Kg 。 2 、燃料颗粒度要求:煤为 0~ 10mm ; 50% 切割粒径 d 50= ; 详见附图 1 注意事项:用户应按照附图 1 严格控制煤颗粒度的大小,以利于锅炉的正常燃烧和运行。 3 、石灰石颗粒度要求: <2 mm 。 50% 切割粒径 d 50 = 5mm ; 详见附图 2 四. 锅炉各部分结构简述: 1 、燃烧装置: 流化床布风板采用水冷布风板结构,有效面积为 7 .7m 2; 布风板上布置了 266 只钟罩式风帽,风帽间风板上填保温混凝土和耐火混火混凝土。空气分为一次风及二次风,一、二次风之比为 60: 40, 一次风从炉膛水冷风室二侧进入,经布风板风帽小孔进入燃烧室。二次风在布风板上高度方向分二层送入。布风板上布置了二只Ф 219 的放渣管( 每只放渣管另接一只Ф 219 事故放渣管), 可接冷渣机(用户自理)。水冷风室底部还布置了二只Ф 108 的放灰管, 用于定期清除水冷风室中的积灰。 2 、给煤装置及煤气燃烧装置本锅炉炉前布置了三只给煤管, 煤通过给煤管送入燃烧室。给煤管上布置有送煤风和播煤风,以防给煤堵塞。送煤风接一次冷风,播煤风接一次热风,二股风合计约为总风量的 4% ,每只送风管、播煤风管应布置一只风门(设计院设计), 以调节送煤风量。给煤口在离风帽约 1500 mm 处进入燃烧室。在炉膛标高 11000 及 17000 处( 左右两侧墙) 布置四只蜗壳平流式焦炉煤气燃烧器。其主要特征是:利用贴壁射流在有限空间的回流原理,在射流中心建立回流区,大部分气流沿直线运动,通过其回流作用达到稳定着火的目的,用出口空气高速度达到强烈动混合,以达到完善燃烧之目的。在燃烧器上留有高能点火器(设计院设计) 接口,以便高能点火器点火。并且在其上面留有火检探头的接口。必须配备熄火保护装置( 设计院设计), 防止炉内爆燃事故的发生。还必须采取绝对有效的防止燃气泄漏的措施,防止爆燃事故的发生。为保证燃烧器的低负荷性能。煤气燃烧器中煤气的速度为 41m/s , 空气速度为 31m/s , 单只燃烧器的煤气耗量~ 925m 3 /h。(四台共用煤气 3700m 3 /h) ,单台所需空气量 3850m 3 /h (四台共计 15400 m 3 /h),焦炉煤气炉前压力> 8000Pa. 注意事项:为了防止堵煤,应保证煤中全水分≤ 6% 。 3、床下点火装置本锅炉采用水冷布风板、床下油枪点火技术,油枪在床下预燃室内先燃烧,然后和冷空气混合成< 800 ℃的高温烟气,再经风室进入燃烧室加热物料,点火初期为了预热锅炉本体,可调节较低的烟气温度,然后视料层温度再逐渐调高温度。油枪前油压 MP a ,油量 100~350 Kg/h, 采用 0# 轻柴油;油枪采用机械雾化。 4 、分离及返料装置本锅炉采用高温旋风分离器装置, 分离装置布置在炉膛出口, 分离器入口烟温 850~1000 ℃。在分离器下部布置了返料装置。分离下来的飞灰经返料装置送回炉膛继续燃烧。返料口离风帽高约 1200 mm 。返料风应接风门及流量计( 设计院设计), 用来调节风量。经过分离器分离的烟气从分离器出口筒,流经水平烟道进入尾部烟道加热尾部受热面。 5 、锅筒及其内部装置锅筒内径Ф 1400 mm ,壁厚 40 mm ,材料 Q245R ,锅筒内部装置由旋风分离装置、顶部百叶窗、加药管、排污管、再循环管、紧急放水管等组成。锅筒上还设置有高、低读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放气阀、自用蒸汽阀等附件。锅筒中心线以下 50 mm 为正常水位, 距离正常水位上下 75 mm 为越限报警线, 距离正常水位上下 120 mm 为限值报警线。 6 、水冷系统炉膛水冷壁采用全悬吊膜式壁结构,炉室分左、右、前、后四个回路。膜式壁管径为Ф 60×5, (前、后墙水冷壁在水冷风室区域为Ф 51×5) ,节距为 100 mm。炉膛四周布置刚性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下降管采用先
锅炉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