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认识》
——教学设计与反思
背景:
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些都是教学新知的生活基础。但学生有可能混淆生活中的角和数学意义上的角,本节课要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建立角的表象,认识数学意义上的角,为下节课认识直角作好知识准备。同时,这部分知识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而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对于所学概念不能很深入地理解、运用。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与数学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虽然貌不相似,理却相通。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帮助学生建立起实物与概念间的联系,化抽象为具体,就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38~39页例1、例2。第40页中“做一做”和练习八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角。
教学难点: 正确画角。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小棒。
教学过程:
一、引出概念——创设情境,直观感知角
1、谈话:小朋友,你们每天上学都要在胸前戴上什么?我们都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师拿出一条红领巾)你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三角形上都有三个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个新的图形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2、说说看,你在哪里还见到过角?(自行车上、桌子上……)
是啊!生活中到处都藏着角,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物体,你能找出他们身上藏着的角吗。 谁愿意来指出剪刀上的角?(教师提醒注意安全。)这圆溜溜的钟面上有角吗?(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的角)我们把这三个物体上的角请下来。(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
二、建立概念——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角的特征
,角有什么特征呢?我们一起来看。(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并把你的发现轻轻地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相交于一点,两条边都是直的……)
学生汇报交流后直接揭示:这两条直直的线在这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都叫做角的边。(电脑演示)所以我们说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谁能指出黑板上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同桌之间相互指一指、说一说三角尺上任意一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棒,不仅找到了角,还发现了角的特点。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我们帮他们判断一下吧。
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用手势表示。不是的说明理由,是的指出顶点和边。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看到小朋友能这么快地找到角,调皮的角又藏到了一些图形上,让
《角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