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高”
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胡素兵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的设计就是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主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学情分析:在学本节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知识如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及概念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及经过直线上和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这些知识都是学习本节课所必需的。在这里作三角形的高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地方,学生的作业错误很多,究其原因是学生只是单纯记高的概念,没有真正的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的本质,这节课以学生的认知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比校,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和操作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教学难点:让学生建构并深入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高
1、师:出示图片广州塔,它的高度是600米,排名世界第二。
师:这个600米的高度是指从哪儿到哪儿呢?
生:(用手势比划着)是从老师的最高点地面的竖直的高度。
师:这个竖直着,在数学叫做……
生:垂直。(适时板书:垂直)
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2、出示世界上最高的人和最矮的人图片,最高的人高是246厘米
最矮的人是74厘米
思考:246厘米、74厘米的高度是指从哪儿到哪儿呢?
生: 从人的最高点也就是从头顶量到脚站着的地面,而且是竖直着的。
小结:无论是人的身高还是动物的身高都是指从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二、发现三角形中的高
人有高矮,建筑物有高度,那么这个三角形的身高在哪儿呢?先请一个学生上前比划给大家看看。
师:(一位学生上前指好后,再另请一位学生上前指一指)是不是这个顶点到底边的随意的一个点?要达到什么要求?请结合长颈鹿的身高来说说为什么?
生:与底边互相垂直
师:(小结)的确三角形的身高正如长颈鹿的身高一样,(指着三角板)从最高点也就是这个顶点到对边的一条垂线段,像这样的顶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三角形的高,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师:能在三角形上找出一条线来表示这一高度吗?
师生共同研讨、演示(将三角板一条直角边紧贴桌面,并与三角形重叠竖立在桌面上,移动三角板,使另一直角边过三角形顶点,画垂线),学
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