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北省古冶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河北省古冶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20高二上·六安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称《哪吒》)炒热了冷寂的暑期档,成为了全网吹爆的“国漫之光”。《哪吒》的成功,除了精良的制作,关键还是胜在“新瓶装旧酒”。它将________的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创造性改编,让观众喜欢上了这个画着“烟熏妆”的丑哪吒。
中国神话传说,一直是国产动漫取之不尽的巨大素材库。那些神话故事,历经千年而流传不衰,是超越时空、经得起考验的经典,而动漫,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使它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从这个角度看,或许不是动漫选择了神话,而是神话需要动漫。
源于道教神仙谱系、“封神榜”传说的《哪吒》的成功,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中国动漫或许不需要________,而是在千百年一次次讲述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封神宇宙”。当然,构建一个“封神宇宙”,必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 )这不但要有对原著的情怀式“守护”,而且要有________的创新性“再造”。但唯其艰难,才更显出其意义和价值。
“不信命是哪吒的命”,也是中国动漫人的命。中国动漫能否以中国的故事改变世界的文化生产版图?让我们________。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耳熟能详  另辟蹊径  谆谆不倦  拭目以待    
B . 耳熟能详  另起炉灶  孜孜不倦  拭目以待    
C . 耳濡目染  另辟蹊径  孜孜不倦  翘足而待    
D . 耳濡目染  另起炉灶  谆谆不倦  翘足而待    
(2)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可以使它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
B . 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
C . 可以直观地展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
D . 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使它直观地展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它不只是需要臻于至善的美术与技术,更是需要对人物和故事再挖掘
B . 它既需要臻于至善的美术与技术,还需要对人物和故事再挖掘
C . 它不是免费“拿来”,而是一种创造性转化
D . 它不光是免费“拿来”,还是一种创造性转化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20·云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传统礼乐文化、发端、形成于夏、商、周时期。礼者,明贵贱、辨等差,使亲亲有衰,尊尊有杀,而要体现这种礼则是通过不同等级贵族礼器用数的差别:在这些礼器中,鼎是荤荤大者。鼎的原始功用是炊煮食物,作为华夏农耕文明的代表性用具,足可体现我们“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进入礼制社会后、鼎主要用以炊煮、盛食肉类,而在当时用鼎食肉是贵族的特权,不同等级贵族所能享用的肉食种类也不一样,因此,鼎既体现了我们的文化特性,又体现了严明的等级观念。
鼎从普通炊器发展为重要礼器,进而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物,其延续使用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中国历史上尚无其他器物可与之比肩。因此,鼎一度被称作是“中国文明的一种象征”。鼎也由此被附加了诸多的文化属性。《说文解字·鼎部》:“(鼎)和五味之宝器也。”《子夏易传》:“天下者神器也,鼎者大器也,其治之者必有法也,故以治鼎为法焉。”以治鼎之法推于治天下,突出“和”字,即调和各种不同理念,使其达到和谐统一状态。因此,鼎代表了和谐有序;《左传·宣公三年》:“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拥有九鼎成为有政德的表现,鼎也成了为政之德的载体,尤其反映了周代以来所形成的敬天保民的德治观念,为后世所继承,由此,鼎成了德的化身;《周易·杂卦》:“鼎用以烹,则取其新洁也。”鼎卦在革卦之后,是变革之后的建设。凡事有破有立,革为破,则鼎为立,所以取其新。《周易注》所谓:       “革去故而鼎取新,取新而当其人,易故而法制齐明”,因此才有“革故鼎新”之意。鼎本身具备化生为熟的能力,也使其具备了改革、进取的含义。
鼎所包含的这些文化属性无疑深深契合于我们传统文化之精髓。和谐有序,导之社会关系,则是以“仁义”为指导思想的行为准则,导之人与自然关系,则是寻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

河北省古冶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62357237
  • 文件大小279 KB
  • 时间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