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编]你是如何理解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你是如何理解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
  每一个父母都有自已独特的教养方式,有的温柔,有的严厉,但是你有没有听说过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呢?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你是如何理解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什么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体系是Jane Nelsen和她的朋友Lynn Lott基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创造完善而成。35年的传播和发展,正面管教已成为美国主流家长教育体系之一。在演讲中,Mary说了很多实践正面管教理念的小点子,而在和外滩君交流中,又分享了更多她从“正面管教宝宝”成为“正面管教妈妈”的小故事。尽管四十多年来,Mary一直身处正面管教环境中,自己也已是三个男孩的妈妈,但她仍坦言,父母是世界上最困难的工作。不过,Mary坚定地鼓励家长:只要在生活中实践正面管教理念和工具,养育孩子就可以变成一件轻松的事儿。
  阿德勒和德雷克斯认为:孩子是社会人,所有人是平等的,再小的孩子也有尊严,需要被尊重和鼓励;孩子行为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是他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的一种表达;孩子从小就有社会责任感意识,也可理解为利他主义精神。 基于此,正面管教的教育方法提倡和善与坚定,既不惩罚也不骄纵,鼓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逻辑。通过有效正面管教,培养孩子的自律、责任感、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之惩罚孩子
  Mary在自己的家长工作坊中发现,家长常有两个极端。有时认为批评和惩罚是让孩子进步的方式,有时又无比娇惯和宠爱孩子。他们常常在这两极之间摇摆,有时专断如暴君,受不了自己就走到另一个极端宠爱孩子,直到受不了这个孩子。“为什么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好之前,首先要让孩子感觉更糟糕呢?”Mary说惩罚有利于孩子发展,这是一种很奇怪的逻辑。或许惩罚在当下那一刻的确有效,但是长久如此,孩子成为一个社会人时,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惩罚带来的三个R:叛逆(Rebellion):他们不能强迫我,我要做我想做的事。 报复(Revenge):我要扳平反击,即便有损于我的将来。逃避(Retreat):降低自尊,“我一定是个坏人”;偷偷摸摸,“下次我就不会被捉到了”。但是过于骄纵,怕孩子受到伤害,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答应满足,孩子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骄纵实际上是教会孩子,爱就是让别人来照顾我,给我任何想要的,长此以往,内化成一种信念——我没有能力,我不能忍受失望。”Mary告诉外滩君,在她的心理咨询个案中,99%抑郁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过于娇惯,没有失败和挫折训练,一次分手,一次考试考砸了,就会让孩子们陷入低能量状态。
  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之让孩子遭受痛苦
  “让孩子遭受痛苦不是家长的职责,但是一定要允许孩子经历痛苦,这些痛苦的经历可以帮助孩子成为勇敢的、抗挫能力强的人。”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说过一句话,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当我们以爱的名义解救孩子时,却剥
夺了孩子的能力感。Mary很坚定地认为,正面管教中的教育方式不在任何一个极端停留,侧重于训练和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富有能力感。
  有一天在车里,Mary那3岁的小儿子,非得自己打开一罐酸奶。她清楚地知道,如果不让孩子打开,就会陷入权利之争

[精编]你是如何理解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