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二次创新(doc 13页).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二次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
吴晓波 章威吴晓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
章威,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1.中国制造的崛起
“一千年前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当之无愧的“中国”。一千年前的中国人用高科技换取原材料和资源,宋朝人把泥土烧成瓷器,就轻易换来大批金银珠宝。一千年前的中国工匠是各国急需的人才,是世界的珍宝。一千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业年产就达一百二十五万吨,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钢铁业年产才有七万六千吨。一千年前中国经济总量最高时占当时世界的百分之八十……”这篇最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文章用略带伤感的笔调,依稀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副被历史尘封的“制造大国”的幻影。然而一百年前的中国,却沦落为世界经济版图中任人宰割羔羊,“洋钉、洋火、洋灰、洋油……”,这些名字的背后写满了当时中国制造的羸弱、辛酸和屈辱。
当历史的巨轮驶入公元二十一世纪,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突破了30000亿元人民币大关,在世界制造总额的比例超过5﹪,位居世界第四,无数"MADE in CHINA"的商品正凭借其低廉的价格不断涌出卷世界。从贸易竞争指数(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除以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合)来看,中国绝大多数关键性制造业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在近十余年中有了显著的提升(表1)。2001年7月日本《产经新闻》首次提出,“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2004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名单中也开始出现了中国制造企业的身影(表2)。在强劲的制造业出口拉动下,中国外贸顺差一路飙升,2007年上半年则更达1125亿美元,相当于去年全年顺差的三分之二,其中仅对老牌制造大国美国的顺差就达739亿美元……恍惚间,从世界第一的水泥到袜子、领带,那顶“制造大国”的桂冠又在千年之后重新落在了中国头上,许多人也因此而欣喜,甚至陶醉。
然而严酷的现实是,全球产品市场因中国的“买”而价扬,因中国的“卖”而价跌。缺了创新支撑的“中国制造”在世界上低质低价的事实却难以改观,“以低附加的衬衫换高附加值的喷气飞机”的故事妇孺皆知。中国也许称得上是"制造大国"但绝不是“制造强国”,更谈不上“创造大国”。但是,中国企业的创新之路何在?
表1 中国部分产品进出口及贸易竞争力情况
产品
名称
出口额(亿美元)
进口额(亿美元)
贸易竞争指数
1995
2005
1995
2005
1995
2005
增值
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零件




-


贱金属及其制品




-


运输设备




-


仪器设备及零附件




-
-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6
表2入选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二次创新(doc 13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aotao0c
  • 文件大小181 KB
  • 时间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