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个人的需求
成就
赏识
挑战性的工作
增加的工作责任
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1
专业的需求
护士是病人的支持者、指导者、教育者
通过生理、心理、精神护理,维持病人处于良好状态
提供持续的护理
良好的交流
维护病人的利益
驱除压力源
满足家属需求
2
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与考核制度
1. 目的:贯彻落实卫计委关于护士分层管理、分层使用的文件精神,通过实施护士分层培训,使各级护理人员能够适应不同工作任务,培养一支能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队伍。
2. 要求:
根据《浙江省病房护理人员分层使用指标构建》要求进行人员分层,各层级护理人员应根据相应资质、相应层级完成护理部规定的护士培训项目。
在护理岗位上的注册护士每年必须完成相应的学分作为每年护士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每年必须完成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分,Ⅱ类学分15-20分),5年之内完成国家级Ⅰ类学分10分。护师及以下职称的护士每学年必须完成Ⅱ类学分25分。
4
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与考核制度
3. 完成继续教育的途径:主要通过岗前培训、新护士基本护理技术培训与考核、院内护士分层次培训、安排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安排岗位轮训、举办内容丰富的继续教育讲座、组织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推广应用培训、举办护士长管理培训班等形式对各层次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临床科室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不同内容的培训项目,人员参加培训情况与学分考核相结合。
5
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与考核制度
4. 考核:
(1)新分配护士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2)完成科室护士长组织的科内分层级培训及考核。
(3)完成护理部组织的分层培训及相应的考核
(4)考核成绩录入个人管理系统业务技术档案,考核结果加以总结以指导下一步培训工作
6
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与考核制度
护士分层培训
护士分层培训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突出护理专业专科护理、专病护理、专项技术护理的内涵,注重护士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养成,真正会解决病人的问题。
从新手到专家
以Benner的“新手到专家”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临床护理实践能力阶梯教育系统》。
要求按照4个水平阶段培养护士临床护理实践能力:
水平1——新护士,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手册指导开展工作;
水平2——胜任者,工作2-3年的护士能够在手册指导的基础上依据经验解决问题;
水平3——精进者。工作4-5年的护士能够管理周围环境,重视个别性,合理应对;
水平4——专家护士,工作6年及以上的护士能够直观把握整体状况,迅速应对偶然事件,有预见性。
该模式能够评价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并作为临床继续教育的资料,对护士的继续教育、护士分级及能力进阶均有借鉴意义。
8
护士分层特点
每一层级护士分工明确,真正体现了用合适 的人做适合的事原则,确保了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
有明确的培训目标
考核具有针对性
提升了护士的管理能力
工作职责的确定原则
将护士的职责用下列四方面来划分
专业技能(Professional)
临床技能(Clinical)
临床管理能力(Administrative)
自我管理能力(Personnel)
n护士的培养计划及考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