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各高铁沿线城市发展问题与加强策略
摘要:广西高铁里程位居全国铁路前列, 高铁在广西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 厘清广西经济发展与高铁时代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 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从而让高铁更好地服务广西经济发展。
关键词:高铁; 经济发展; 存在问题; 对策;
近年来, 广西高铁建设成绩斐然, 目前已开通衡柳、柳南、贵广、南广、南昆、邕北、钦防等7条高铁, 运营里程达1 751 km, 动车通达全国16个省会城市和区内12个设区地级市, 基本形成“北通、南达、东进、西联”现代化路网新格局。高铁有力推动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迅速交换, 对经济的拉动极为明显, 为广西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发展新动力。同时, 高铁是把“双刃剑”, 既促进广西经济发展, 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只有科学应对, 才能最大程度地释放高铁正效应, 为服务广西“三大定位”、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的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1 存在问题
研究应对不足
广西各高铁沿线城市更多看到的是高铁带来的机遇和有利因素, 未对区域竞争加剧、生产要素流出风险加大等负面影响作出充分研究, 导致应对不足。各市虽然均在积极行动, 大打“高铁牌”, 但大部分未能将自身优势、发展需求和高铁特征有机结合起来, 对自身在高铁经济中的定位、作用、需求和策略研究不透, 导致提出的重大项目和事项无新意, 大部分还停留在建设高铁新区、加大招商引资等层面, 在促进区域合作、推进产业升级方面尚无质的突破。
体制机制不顺
高铁沿线各市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各市各自为战, 产业发展尚未形成有效合作机制, 相互之间竞争大于合作, 难以形成科学有序、分工紧密的产业链条和规模化发展效应。由于缺乏统一规划, 高铁沿线各市产业趋同化严重, 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 存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 削弱了区域整体竞争力。
基础设施薄弱
广西多数高铁车站远离城区, 规模小, 功能布局不尽完善, 而且市政道路建设相对迟缓。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完备, 围绕高铁车站配套的公交设施、旅游服务中心等建设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高铁与机场、城市公交、城市中心和旅游景点等未能有序、合理、高效对接, 导致高铁的效能发挥受配套设施和城市综合交通影响较大, 存在“高铁快、进出城慢”的问题。
区域竞争激烈
广西高铁加大了桂黔滇等周边省份与珠三角融合力度, 各地都在抢抓高铁机遇, 通过资源、环境、政策等优势谋划发展的劲头强健, 在招商引资、吸引人才、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与广西难免产生激烈竞争。而且珠三角商业环境优良、企业实力强等优势显着, 也会对广西的资源、资金、人才、产业产生巨大的聚集和吸附力, 削弱广西在政策、成本等方面的优势。
生产要素流出
高铁既能促进新兴产业和先进技术从核心地区向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扩散和转移, 也能加快要素向核心地区流动, 从而造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出, 形成“虹吸效应”, 广西也面临人才、资本等要素的外流, 原有市场和资源被挤占的问题。事实表明, 高铁开通后, 大城市的消费市场更具吸引力, 中小城市的消费群体都朝大
广西各高铁沿线城市发展问题与加强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