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护理查房1pp
眩晕多由素体虚弱,久病体虚、气血亏虚、或情志伤肝、防劳伤肾而导致的风阳上扰、痰瘀内阻、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资料
床号:14床 住院号:137672
姓名:栗永珍 性别:女
年龄:51岁 民族:汉
入院日期: 11:03
入院宣教
1、向患者讲解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
2、住院期间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3、低盐低脂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4、遵医嘱按时服药
5、贵重物品妥善保管。
6、如要外出,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7、按要求进行各项检查。
病情介绍
主诉:反复头痛5年加重伴头晕2月。
患者自述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右侧颞部跳痛为主,无恶心、呕吐,无心慌、胸闷,无肢体功能障碍,为求系统诊治,就诊于友谊医院,当时查血压200/140mmHg,开始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mg日一次,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日一次,服药后血压波动在140-160/70-100mmHg左右;2月来患者每因情绪波动后头晕、头痛加重,以两侧颞部及枕部跳痛为主,时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活动后心慌、胸闷,心前区刺痛,每次持5-10秒钟,休息后好转,无肢体功能障碍,为求系统诊治,于今日来我院门诊,门诊医师以中医诊断“眩晕、胸痹”西医诊断“原发性高血压3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收入住院。
查体(望闻问切)
生命体征:T:℃ P:76次/分 R:19次/分 Bp:125/85mmHg
望诊:神志清,精神尚可,体型中等,步入病房,舌质红,苔薄。
闻诊:无异常气味闻及。
问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活动后心慌、胸闷,心前区刺痛,休息后好转,无肢体功能障碍。
切诊:弦细。
辨证分型
患者女性,素体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热而致眩晕;又肝脏疏泄失职,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怒则伤肝,侵袭脑络,肝阳暴亢,则至肝肾阴虚,复有外因干扰,气血逆乱,上冲头目,神窍气血脉络闭阻,瘀血内停,脑络失养,故见头晕,头痛;肝阳有余,化热扰心,故失眠多梦;舌红苔薄,脉弦细;四诊合参,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病性属虚实夹杂证,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肾,证属阴虚阳亢证,治则当以标本兼治。
分型:阴虚阳亢
辩证施护:畅情志,劳逸适度,少食多餐,按时用药。
中医治疗
%氯化钠25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静点,1/日,以活血通络。
中药汤剂治以滋阴补肾、平肝潜阳,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示方如下:
天 麻 10g 钩藤15g 石决明12g 草决明12g
珍珠母30g 丹参15g 葛 根 15g 郁 金 6g
牛 膝 12g 杜仲12g 桑寄生12g 首 乌 20g栀 子 9g
黄 芩9g 益母草15g 夜交藤 15g 茯 神 15g
4剂 煎汤400ml,日一剂,分早晚餐后温服
中药外治:耳针(肾、肾上腺、降压沟)隔日一次以辅助降压;穴位贴敷治疗(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药饼灸;红外线光浴治疗(颈部)以温经通络;中药局部熏洗日一次,浸泡双足,两足相互搓动,每次浴足20至30分钟。
西医治疗
降压: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mg日一次,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日一次。
营养心肌:%氯化钠注射液250ml+磷酸肌酸钠注射液1g静滴,日一次
护理问题
1心慌、胸闷:与心肌缺血有关。
2头疼 :与血压升高有关。
3有跌倒的危险:与头晕有关。
4睡眠形态紊乱:与疾病反复发作、焦虑,烦躁不安有关。
5呕吐: 与血压升高颅内压增高有关。
6焦虑:与病情反复发作有关
7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预防与保健知识。
8并发症:脑梗,心衰
眩晕护理查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