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总复习题.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0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判断题 1~5章 1 、在准备床单位时,如需使用橡胶单或防水布时,应避免其直接接触患者皮肤。(√) 2 、营养液输入的管路可输血。(×) 3 、导尿过程中,若触及尿道口以外的区域,应重新更换尿管。(√) 4 、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患者应取右侧卧位,臀部垫防水布,屈膝。(×) 5 、消化道出血病人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 500ml ,压力要低。(×) 6 、颅内高压患者为减轻患者痛苦应取头低足高位。(×) 7 、压疮Ⅰ期患者应进行局部皮肤按摩,以阻止压疮进一步发展。(×) 8 、伤口敷料使用胶布固定时,为使固定更加有效,粘贴方向应与患者肢体或躯体长轴平行。(×) 9 、使用开口器时应从磨牙处放入。(√) 10. 11. 为患者行会阴护理时应当用棉球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擦洗会阴, 先清洁尿道口周围, 后清洁肛门(×) 12. 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营养液现用现配, 粉剂搅拌均匀, 配置后的营养液放置在冰箱冷藏, 12h 用完。(×) 13. 对于咯血的患者应指导患者及时用力咳出血块,防止窒息。(×) 14. 对于发热患儿应尽早使用药物降温,防止高热引起患儿惊厥。(×) 15. 患者长期卧床,为预防压疮,可在受压局部使用橡胶圈将局部悬空。(×) 16. 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为患者置管时应根据治疗的需要,选择最细管径和最短长度的穿刺导管。(√) 17. 指导便秘患者由左向右做环形腹部按摩。(×) 18 .患者女性, 30 岁,右肺病变,一次咯血量大于 300ml, 责任护士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 以利于血液及时咳出,预防窒息。(√) 19 .护士在护理股骨颈骨折病人时,为其摆放的体位是患肢内旋,足部置中立位,可穿丁字鞋,防止肢体外旋。(×) 20 .一患儿半年前感冒发热时出现双眼上吊,四肢抽搐,此次住院体温 ℃,遵医嘱应及早给予物理降温( ×) 21 .男孩 2 岁,高热、咳嗽、咳痰、喘憋,夜间咳嗽加剧不能入睡,为缓解症状给予可待因口服。(×) 22 .静脉输液部位疼痛伴发红和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属于静脉炎 3级。(√) 23 .更换造口底盘及造口袋时,按照造口位置自上而下粘贴造口袋,必要时涂保护剂,用手按压底盘 1—3 分钟。(×) 24 .男性, 50 岁,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带有引流管,换药时应先清洁伤口,再清洁引流管。(√) 25 .患者男, 70 岁,左侧肢体无力,护士为其翻身发现部分皮肤缺损,表浅溃疡,基底红,无结痂,此期为压疮期Ⅲ期( ×) 26 .患者女, 50 岁,高度水肿,为其监测体重情况应在晨起空腹,排尿前测量体重。(×) 6~9章 1. 腹腔引流管用胶布“Y”形固定,防止滑脱,标识清楚。(×) 2. 心力衰竭的患者既有循环性缺氧,又有呼吸性缺氧。(√) 3. 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当气管套管脱出超过插入深度 5cm 时,应将气囊放气,拔出气管插管,必要时重新插管。(×) 4. 给气管插管患者吸痰后,应及时整理呼吸机管路,倾倒冷凝水。(×) 5. 腹部触诊一般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环形触诊( √) 6. 高热病人可出现速脉和丝脉( ×) 7. 检查皮肤弹性常取手背或上臂内侧部位,用食指和拇指将皮肤捏起,再放松时如果皮肤很快复原,表明皮肤的弹性良好。(√) 8. 有创血压所测得数值较无创血压高 5-20mmHg (√) 9. 为患者进行指血糖监测时指导患者穿刺后按压时间为 2—3 分钟( ×) 10. 中心静脉压( CVP )超过 时,提示患者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 11. 留置脑室引流管期间,保持患者平卧位,如要摇高床头,需遵医嘱对应调整引流管高度。(√) 12. 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垂直于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13. 气管内吸痰时应遵循无菌原则,自上而下,先吸口鼻处,再吸气管内。(×) 14.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应记录气管导管与门齿咬合处的刻度,测量气管导管外露部分距门齿的长度。(√) 15. 有效排痰叩击时五指并拢成空杯状,利用腕力从肺底由下向上、由内向外,快速有节奏地叩击胸背部。(×) 16. 测量血压时肢体的肱动脉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卧位时平腋中线,坐位时平第四肋。(√) 17. 观察患者肝颈静脉回流征时用右手按压患者左上腹,同时观察颈静脉充盈是否更加明显。(×) 18. 气管切开导管固定时,在颈部一侧打死结或手术结,松紧度以能放入二指为宜,用棉垫保护颈部皮肤。(×) 19. 如气管切开患者颈部皮肤出现了握雪音,可能发生了皮下气肿。(∨) 20. “T”管引流时间一般为 7-10 天,拔管之前遵医嘱夹闭“T”管 3-4 天。(×) 21. PTCD 术后 1~2 天胆汁呈混浊血红色,以后逐渐呈清黄色或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总复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1906044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