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章住宅区规划结构.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 住宅区的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的研究、调整与确定是一项包含有创造性活动的工作过程,规划结构本身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在方面,建立一个以改善并提高居住生活环境品质,促进社区发展、使住宅区在物质和非物质方面均能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为目标的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原则以及引导准则,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高效的目标,是住宅区规划设计结构层面上的工作内容和目的。
第三章住宅区规划结构
1
第一节 结构、规划结构
结 构
全部构成要素
基本要素
基本系统
规律性
系统间的关系
基本准则
具体对象
表现形式
要素间的
关系
系统性
整体性
可转换性
多种具体形式
的可能性
图表与图形表
现结构特性
图式表现性
结构分析
第三章住宅区规划结构
2
规划结构
根据上述的分析,城市的规划结构应该包含有规划对象全部的构成要素,反映各系统在构成配置与布局形态方面的内在的和相互间的基本关系(包括基本规律与要求),同时可以在定量要素方面用图表、在定性要素方面用文字、在空间形态方面用图形来表现。
第三章住宅区规划结构
3
第三章住宅区规划结构
4
成都平原城市群结构
第三章住宅区规划结构
5
深圳市城市布局结构
第三章住宅区规划结构
6
第二节 住宅区的规划结构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力求不断实现规划目标的过程,其间决定是否能够或有效地实现目标的重要因素是规划的结构。
在住宅区规划结构形成过程中, 其重要作用的是由规划的基本要求表现出来的结构的规律性和可转换性。结构的规律性和可转换性在住宅区规划中主要体现为:对构成要素根据确定的目标进行重组的基本规划要求与因素,其中包括用地规模与配置、设施分级与布局、空间层次与组合、视觉景观与形象四方面的内容。
第三章住宅区规划结构
7
下图显示了住宅院落、住宅群落、住宅小区及住宅区相互间的构成关系以及它们与城市的构成关系。
第三章住宅区规划结构
8
用地规模与配置
基本要求:为了使住宅区具备基本的生活设施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一般要求住宅区的人口或用地达到一定的规模,这一要求对周围设施不足或没有设施的住宅区而言,如在城市边缘地区新建的住宅区,尤为重要。 1994年颁布的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中提出了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的用地规模可以作为城市住宅区用地规模的参考(表3-1)
第三章住宅区规划结构
9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户数(户)
10000~15000
2000~4000
300~700
人口(人)
30000~50000
7000~15000
1000~3000
规模
分级
表3--1
城市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第三章住宅区规划结构
10

第三章住宅区规划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