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 查 报 告 ” 写 作 指 导 ( 语文 )
王金芝
天津耀华中学
【教学目的】
通过师生互动式教学:
1、理解并掌握“调查报告”的基本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调查报告的基本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传统的“调查报告”写作指导课,一般是先由老师介绍写法,然后学生选题,进行调查和写作。这节课将尝试一种新的教法与模式。首先,老师现行布置写作调查报告的任务,由学生自选题目,自由结合成调查小组,自行选择调查方式,并在课下集体完成调查报告。然后,老师将调查报告收上来,再就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以及调查报告写作的基本性问题,进行课上指导。课堂上采用师生互动的模式,教室的布置以小组为单位,并辅以多媒体的帮助。这样的教学,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也将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课时安排】
两课时连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魏巍先生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的开头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觉得,这几句话,正好是我这几天感受的一种真实的概括。以前,我一直以为“调查报告”是很枯燥的,它的写作指导也无非是那些条条框框,因而在讲这节课时,我本身就提不起兴趣。这次,我从我们这些学生身上,领略到了许多东西。套用魏险胜的这段话,自从我布置了写作调查报告的任务以来,我越来越被同学们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热情、付出的经历以及创造性的劳动感动着,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我们的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下面就让我们的这些主人来登台展示吧!
二、分组汇报各组所写的“调查报告”。
1、 课代表主持。
2、 各组可选派代表到前面来发言,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演示重点内容。
3、 各组同学要注意听,并将问题做好记录,为后面的讨论做好准备 。
三、指导“调查报告”的写作。
教师简评上面四个小组的发言。明确:每个组的展示都很精彩,还有老师指导我们写作的必要吗?有。我们现在学习写作调查报告的目的,是着重调查研究方法的掌握,研讨怎样将我们的“调查报告”写的更好,并且将这种调查、研究的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成为一种终身受益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明确一下写作的路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提问:四个组的调查报告的共同点是什么?存在什么问题?(请同学讨论后回答。)
归纳:共同点是都有调查、研究、报告这样几个环节。(板书)有些问题分析得不深入、关注的都是热点问题等。
明确: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那么,今天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由老师来承担,因为,从布置这个作业以来,老师从来没有给学生以指导,现在老师就来补上这一课。
四、思维路径引导。
1、“调查”方法指导。
问题:“调查”中应注意什么?
归纳:①明确目的、对象、范围。(板书)
不管是普遍调查(普查:如全国人口普查等)还是专题调查(我们现在做的都是这一种),都应该注意这一点。
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板书)
③详细的调查提纲。(板书)
下面以马克思所做的《工人调查表》为例
“ 调 查 报 告 ” 写 作 指 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