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淄博市200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文 科 综 合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座号等内容填写(涂)准确。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6页)为选择题,70分;第Ⅱ卷(7—14页)为非选择题,80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将试题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A.准噶尔盆地 B.珠江三角洲
C.柴达木盆地 D.云贵高原
2.中国与俄罗斯相比,相似的地理特征是
A.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 B.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C.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D.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淄博的小明写信给北京的小红,介绍淄博的情况。信中特别提到,他的家乡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居所在地。据此并结合图1,完成3-4题:
3.小明的家乡所在区(县)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以下小明对淄博的介绍错误的是
A.地处山东省中部 B.胶济铁路线纵贯南北
C.是全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 D.春季时常出现沙尘天气
5.图2是亚欧大陆部分区域土地资源分布图,图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林地、草地、耕地
C.草地、耕地、林地
D.草地、林地、耕地
6.关于京津唐地区和沪宁杭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都比较优越
B.能源都比较充足
C.钢铁工业都靠近广阔的市场
D.海陆运输条件都比较便利
7.下列地区和农作物的搭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原则的是
A.四川盆地——甘蔗、水稻、油菜
B.松嫩平原——甜菜、冬小麦、大豆
C.华北平原——春小麦、苹果、花生
D.江汉平原——油菜、棉花、甘蔗
8.图3是某区域等高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B.王镇地处山脊部位
C.刘家位于王镇的西北方向
D.图示区域属于丘陵地形
读4,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图中a、b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国首都比b国首都纬度高
B.两国所跨经度都属于东经范围
C. a国位于西半球,b国位于东半球
D.a国时间比b国早
10.下列有关a、b两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国均属于岛国
B.a国地处大西
淄博中考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