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蓝帽失落何方.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万户的设想,2000户网员的现实,两者竟相差百倍! 人们疑惑:社区家电维修服务规范化、网络化应当有市场,为什么会失败呢? 案例: 1997年初,全国最大的单项社区服务网络——“小蓝帽”家电维修网在武汉三镇建立,并向社会承诺:交80元入网费,一年中消费者家庭任何家电发生故障,服务人员在24小时内上门维修,只收取零配件成本费。与此同时,武汉市农行300多家营业网点开办“小蓝帽”入网费代收业务。 一时间,“小蓝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几家媒体亦作了报道。然而好景不长,1997年8月,“小蓝帽”停止发展网员,并撤销4个分站。最近,“小蓝帽”负责人透露:投入近80万元,亏损达60万元;现有网员到期后不再发展网员。“小蓝帽”失败了。 “小蓝帽”的由来:1996年底,武汉远南大酒店负责人和几位朋友谈起眼下做什么生意赚钱的话题,有人谈到,城市居民使用的家电越来越多,按我,家电坏了,不可能不修,大多数居民是找个体维修点,搬运不便,有时还“挨宰”。如果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个家电维修网,以会员制的形式吸收居民交费入网,只要微利、便民.肯定会有广阔的市场。这个“金点子”使得在座者十分兴奋。 市场调查迅速在三镇展开。回收的5000份问卷结果显示:76%的被调查者有家庭维修服务的需求。几位策划者在此基础上大胆设想:武汉有120多万户居民,如按76%计算,有90多万户有家电维修的需求。仅取20万户,每户只收取入网费80元,年收入就有1600万元,经测算,设备、交通、广告等前期投入和维修人员的工资不到600万元,收支相抵,一年至少可获利千万元! “小蓝帽”成立后,挂靠武汉市社区服务中心,并请中保财产保险公司湖北分公司提供信誉担保。当时武汉所有7字头的公交车上都打上了“小蓝帽”的广告。在广告宣传的配合下,一个月时间,“小蓝帽”网员就发展到近1000户,每天电话不断,维修人员忙不过来。“小蓝帽”的决策者又决定:买2辆交通车,在武汉市的几大城区设分站,全方位推进“小蓝帽”的发展。到1997年5月,加上总站在内,“小蓝帽”共有5个维修站,100多名维修人员。 然而,“小蓝帽”很快呈现败势。当其网员发展到1000多户时,就停止了上升趋势。以为问题在于管理层不力,于是走马换将。为扭转局面,“小蓝帽”作出了种种努力:派各分站维修人员走街串巷做宣传、拉网员;请大学生到居民区上门散发传单;举办义务维修服务活动,扩大影响;将80元的入网费调至120元……这一切收效甚微。 “小蓝帽”这种会员制、网络式的家电保修营销形式,赚钱的前提是网员要达到一定的规模,会员越多,盈利越大。然而诱人的“香饽饽”只在梦里,“小蓝帽”网员最多时也只有2000多户。 更令策划者意外的是,2000多网员的维修量竟高达80—90%,而据测算,维修量在30%以下才有利可图。市区有一户居民,交80元入网后不久,就把家里的12件电器用一辆小货车拖到了“小蓝帽”维修站。更有甚者,一户人了网,把几家没有入网的家电都集中来维修。这样大的维修量,80元哪里打得住! 要支出5个维修站、100多号工作人员、2辆交通车、8部电话、3部手机的费用,面对的却只有2000多户网员。才建立三四个月的4个分站相继被撤销。 20万户的设想,2000户网员的现实,两者相差百倍!网员上不去,投入越多,亏损越大。“小蓝帽”的营销策划事实上已告失败

小蓝帽失落何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