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小区矫正工作的心得体会
参与小区矫正工作已一年有余,现就将工作以来发觉的问题和经验体会总结以下:
依据相关要求和要求,我所对小区矫正对象实施“分等级、分时段”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发觉有些要求不能生搬硬套。矫正对象刘某因工作需要常常出差,多为暂时外派,且期间较短,无法依据外出请假制度立即完成请假审批、发放请假证实等系列手续,故我所采取电话请销假方法,要求其在外出前和回来后进行电话汇报,外出期间保持电话二十四小时通畅。这么既方便了该矫正对象的工作,也降低了其对抗情绪,达成矫正的直接目标。
剥权矫正对象程某,接收小区矫正以来,无视相关矫正要求,常常更换手机号码,并以多个借口不报到、不参与公益劳动,今年4月份以来更是未向司法所申请便私自前往上海打工。鉴于对剥权矫正对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所只能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分别于4月、6月经过对其警告处分的审批。6月底我所和当地居委会工作人员一同前往该矫正对象家中,郑重向其家人宣读警告通知书,并发放“奖惩条例摘录”,要求程某家人通知其必需于近日前往我所报到。出于对黑字红章的震慑和一定程度的“制服崇敬”,该矫正对象主动和我所进行了联络,并到我所报到,现矫正态度已大有好转。虽说小区矫正是以教育、监督为关键手段,但在必须时候对于部分顽固分子仍需要采取一定的威慑方法,正规奖惩宣告书发放形式有利于提升法律的严厉性和震慑力。
刚接触工作时我的谈话技巧比较拙劣,只会照搬法律文书和相关要求,这么无疑拉远了和矫正对象的距离,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个人总结出部分可行方法:入矫谈话需严厉认真,明确相关法律要求;管理中期能够好友口气交流,谈话内容关键围绕生活、工作等情况;假释和剥权对象要淡化可行使处罚权力,以激励和表彰为主,预防产生“破罐子破摔”情绪;缓刑对象因没有接收过监禁矫正,可提升其在刑意识,合适进行反面题材教育;要求矫正对象和家人沟通比要求其和工作人员沟通效果好,能够经过问询其家人间接了解矫正对象思想动态;多问询矫正对象家庭情况可增强其家庭责任感。我所大多数矫正对象年纪全部要比我大,前期沟通难免被轻视,但不能以管理者的身份去压迫她们,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比奖励和处罚全部更为主要。
大多数矫正对象并不愿意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更多的人是一个应付的态度,假如有矫正对象提出帮困申请一定要认真处理。矫正对象冯某曾向我所咨询村庄整体搬迁政策,因恰好也属我所工作范围内,故立刻对其进行了政策讲解,并给其发放相关法律宣传品,同时安排其和搬迁工作人员直接进行沟通。事后冯某对我所处理方法表示满意,愈加配合矫正管理。
1、各类矫正对象矫正要求单一无改变,表现不出不一样类矫正对象管理上的差异性,尤其剥权矫正对象应单独分类管理。
2、小区矫正宣传力度不够,甚至部分业务相关部门,如民政办、劳动所,全部不清楚小区矫正的工作性质和内容,造成协调处理问题时沟通有困难和发生不了解。
3、文书下达和矫正对象入矫衔接上有漏洞,如在和检察院查对数据时发觉一人未来报到,经查法院因该犯罚金未交全而不发实施通知书,但检方已经有统计。现该犯已被我所找到,但仍无法进行接管。
4、部分人户分离矫正对象按户籍所在地管理则轻易造成人员信息掌握不立即,按常住地管理则在和当地矫正机构沟通衔接上存在困难。
2021年参与小区矫正工作的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