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阁导游词
各位游客好友:
大家好!欢迎来天心阁参观游览,本人是景区讲解员xx,接下来就由我为大家简单介绍天心阁相关的历史和文化。期望经过我的讲解,能让大家对古城长沙和天心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前面我们看到的这座牌楼叫做崇烈门,它始建于1946年,是为了纪念在1928年“济南惨案”及在抗日长沙三次大会战中阵亡的将士,由国民党高级官员蒋介石、陈诚、张治中等人带头捐款修建的。牌楼用全麻石打造,宽米,高米。崇烈门上的居中的这副对联是“气吞胡羯,勇卫山河”,“羯”为古代的一个族名,因信仰胡天教,因此称为“胡羯”,它隶属于匈奴,在这里是指日寇。此联和崇烈门全部是蒋介石所题。旁边的这副用篆书写的对联就有点难以识别了,“犯难而忘其死,所欲有甚於生”。其上下联均出自中国经学典籍,上联出自《易经》,下联出自《孟子·告子上》。上联的意思是:冒险而忘记生死,指的是为国赴难,奋不顾身;下联的意思是:理想胜过活着,是指理想至上,宁可捐躯。这副对联对抗战将士们勇于战斗,为保民族气节勇于献身的精神给了高度的赞扬。可惜崇烈门毁于文革时期,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个牌楼是按原貌重建的。 现在大家往前望去的楼阁,就是建于明代含有500多年历史的天心阁了。相关天心阁的最早记载是明代万历四十年善化知县唐源的《分地方申详》,其详细始建的年代不祥。初建时阁楼为一层,清乾隆年间修建为两层,1774年作为《四库全书》总阅官的李汪度还作了《重修天心阁记》;到清嘉庆年间,天心阁下的城南书院院长罗畸拨款重建,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三层,并增加南、北两附阁,使之愈加雄伟、壮观;现主阁高米,两附阁各高10米,整座阁楼仿明清时期南方园林建筑风格,“不登天心阁,不知古长沙。”请大家随我一起登阁参观。
有的游客可能看过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它当初在天心阁封闭拍摄了两天,讲述的就是青年毛泽东就读湖南第一师范时发生的事。一师范旧有一条小路同往天心阁,距离仅三里多,这条路叫做“天心游路”。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泽东在该校第八班学习。毛泽东酷爱风浴,雨浴,遇大风雨时,毛泽东常独自一人来到天心阁月城的炮洞内读书学习,有时又和蔡和森等人来到天心阁上游憩,畅谈国家大事。
2021年天心阁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